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居及建筑:》技艺失传 铅华褪去的撒拉族古篱笆楼

技艺失传 铅华褪去的撒拉族古篱笆楼


明代时候,撒拉族居住的篱笆楼样式 2007年5月,省文化厅公布了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申报的“撒拉族古篱笆楼编造技艺”名列其中。这种古篱笆楼编造技艺,融合了藏、汉、回、土、保安等民族的建筑文化,是当时的居民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

明代时候,撒拉族居住的篱笆楼样式

明代时候,撒拉族居住的篱笆楼样式

2007年5月,省文化厅公布了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申报的“撒拉族古篱笆楼编造技艺”名列其中。这种古篱笆楼编造技艺,融合了藏、汉、回、土、保安等民族的建筑文化,是当时的居民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石土资源,集结多民族建筑文化艺术,修建的撒拉族特有的民居,整体建造布局多样,门窗装修制作别趣,楼体二层檐石、扶栏、大门楣檐都有精美雕刻。堪称循化地区古建筑文化的代表。

历史:研究价值很高

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是木石土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树条笆桩编制而成,故得名篱笆楼,目前遗存的都是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篱笆楼,全面完整地包涵了其历史建筑艺术形体。

从元代起便广泛建造的撒拉族古篱笆楼制作简便,除木工技艺外,取材简单。古篱笆楼通常分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客房等,楼底房间为仓库、畜圈等。篱笆木楼的楼体框架均由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用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草泥,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可减轻楼体重量,同时,墙体中间为空,冬暖夏凉、透气性强。房子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循化县文化局局长何永忠说:“撒拉族古篱笆楼是孟达地区的撒拉族人民在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增加时修建的,对研究撒拉族社会、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可贵的民俗学、建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现状:数量锐减 技艺失传

循化县清水乡孟达村村民马穆罕默今年30岁,已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雨的古篱笆楼是他们全家人的居住之所。

据马穆罕默介绍,原先他家里的古篱笆楼是三合院式的,东、北、西面的古篱笆楼都连在一起,规模很大。然而在经历一场火灾后,北面和西面的都化为灰烬,只有这座南北走向的古篱笆楼保存了下来。马穆罕默说:“我是出生、成长在这座古篱笆楼里,如今又在这里娶妻生子,因此对它有很深的感情。我父辈那一代,他们都能修建这种风格的古篱笆楼,我父亲还是一个建造高手,小时候我经常看到父亲维修古篱笆楼。到了我们这一代,村中已经没有人会了,更别提我们的下一代了。如今父亲过世了,古篱笆楼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各种问题,我们连最基本的维护都成问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古篱笆楼一天天地破败下去。”

马穆罕默的古篱笆楼,楼梯摇摇晃晃,二楼的5间房子已是满目疮痍,最南头的一面山墙裂了一个大口子,可维修需要将整面墙拆除,因为不懂建造技术,就任由山墙裂着大口子。最北头一间房则充当仓库的角色,里面堆放着各种草料、农具,一面墙上的草泥已经剥落,篱笆桩子触目可见;只有中间一间正房里摆放着一些家具,马穆罕默说,这里比较凉快,夏天全家人会搬到这里住。仔细看去,门楣、屋檐因木材腐朽而显得破败不堪,但依稀可见凝聚了建造者心血的雕刻精美的雕花。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的建筑形式和建材的不断出现,各个村庄兴起了拆旧建新的风潮,以致篱笆楼濒临绝迹。在孟达村,古篱笆楼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有三户;而据循化县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县的古篱笆楼已经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一百多座减少至14座,而元代时建造的古篱笆楼已无处可觅其踪影。历经几个世纪的拆建改修,尤其是人为拆除建筑群落的现象突出,使得古篱笆楼遭到了严重破坏。

何永忠认为,只有保护了古篱笆楼的原生态形体,保护了它的建筑艺术内容和文化表现形式,才能[实现有效而全面的保护。然而,在目前已无传承人、古篱笆楼风雨飘摇的现状下,循化古篱笆楼的境地危险至极。其原因有:一、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的改变,年轻一代已不再对篱笆楼及其技艺感兴趣;二、老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传承人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三、人为拆除,使古楼越来越少。

未来: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青海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这些古建筑。200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国教研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对孟达村4处古民居进行了调查、测绘,提取了保护研究资料。目前,在循化县现存的14座古篱笆楼中,有4处明清年间的建筑被列入了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申报第八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国家还将1处清代建筑的撒拉族古民居楼,搬迁至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实行复修保护。10月22日,省文化厅将古篱笆楼的相关文本资料补充、完善后,已将之补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然而,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将循化古篱笆楼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论证清楚,通过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去挖掘古篱笆楼编造技艺,寻找现存的活态的记忆,最大限度地复原或复活编造技艺,文化、文物等部门要形成合力,依靠各方力量,尽快制定具体的保护规划。若有可能,可以借鉴外地如云南古民居等的保护、发展经验,待时机成熟,应将循化古篱笆楼纳入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之中。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郭晓芸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