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今日新观:》台湾原住民文化采风之旅(组图)-新闻

台湾原住民文化采风之旅(组图)-新闻


台湾原住民 高山族 少数民族 文化台湾原住民文化采风之旅(组图)

笔者(中)、台湾领队苏经孟兄(右一)与多纳部落的罗善头目。

  2008年11月13日至28日,笔者有幸作为全国台联台湾原住民丛书编委会访问团的一员,踏上故乡台湾的土地,展开一次难忘的观摩岛内原住民文化的深度采风之旅。

  十余年间,我三次入岛参访,每次的特点和感受都大不相同。第一次在1995年12月李登辉当政期间,正值岛内首次民选领导人,竞选活动如火如荼,令人饶有兴趣。首次入岛,台湾的富庶和繁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是十年后的2005年2月,随浙江和平小天使团入岛交流演出,此时,完成第一次政党轮替后的民进党当政已有5年,光阴荏苒,潮起潮落,大陆经济起飞的壮观景象与台湾发展的步履蹒跚形成鲜明对比,历史洪流十年间能够塑造两岸如此惊人的起落跌宕,令我感慨万分。本次赴台,政党又一次轮替,马英九上台,两岸关系经过大风大浪后归于平静和缓,但不幸又赶上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台湾,给这个身体已经非常孱弱的经济体雪上加霜。台湾面临的困境和萧条令人触目惊心。走在曾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如今却冷冷清清的台北华西街夜市,我不禁第一次为我的家乡的未来感到忧虑和不安。

  一、如梦如幻的鲁凯族原乡

  这些令人不愉快的感受仅仅存在于我们在台北的短短几天。随着采风活动进入分组阶段,我们甩开喧嚣嘈杂的大都市,进入高雄、屏东、台东的深山幽谷中,沉淀下去,享受了一段如梦如幻的神奇经历。

漂亮的雾台村小学。

  我们组要采风的三个原住民族为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采风区域主要包括高雄、屏东、台东三县的六个乡八个原住民村。在台湾能够深入到如此基层的乡村,在以前真是无法想象。笔者研究的是鲁凯族。在来台湾之前,研读了数十本相关的图书。可以说,对于鲁凯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也很自然地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此次亲临实地,与族人面对面对话,亲手触摸从前在照片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生活和祭祀用品,心情仍抑制不住地兴奋和激动。

  在台湾的原住民族中,鲁凯族人数不多,只有1万多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鲁凯族分散在三个大的聚居区(或叫做“支群”、“聚落”),一为西鲁凯群,以屏东县雾台乡为中心,二为下三社群,以高雄县茂林乡为中心;三为东鲁凯群,以台东县大南社为中心。各个聚落和支群间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祭仪风俗都有不小的差异,甚至连语言也不同。

  茂林乡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考察点。如今,台湾的原住民乡已被列为保护区,享受各种特殊的政策。茂林是鲁凯族的原乡之一,从乡长、村长到保护区的行政人员以鲁凯族居多。为了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乡里进行了精心准备,欢迎仪式很盛大,座谈交流也很隆重,鲁凯族头目、长老均盛装到场。我介绍了全国台联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能,介绍了编著原住民系列丛书的初衷和心得,到场各方面嘉宾都非常感兴趣,对于大陆能有一个台湾人的团体并如此认真地关注台湾的原住民感到惊讶和激动。他们均表示希望能与全国台联进行更深入、全面的交流。令我们感动的是,无论是行政官员还是头目、长老都表示,以后无论需要什么有关原住民的资料,包括图片、书籍,只要提出来,他们会尽全力提供,有什么要了解的各民族的情况,随时来信来电,他们都会认真答复。

听鲁凯族多纳部落头目讲历史。

  多纳村的头目罗善是笔者在各种图书和网站中早就耳熟能详的名人。此次也专程赶来与我们见面。罗头目很健谈,也很风趣和善。传统的鲁凯族部落为阶级化的社会,地位分明,世袭的头目阶级享有许多特权。当我们问他现在是否还如此的时候,他苦笑着说,如今的头目是最累的,过去放眼能看到的土地都是他的,不用耕地,收租子就行了,现在,连一亩土地都没有了,头目只剩下一个工作,就是为族人服务。当然这有开玩笑的成分,传统的鲁凯部落对于头目还是非常尊敬的,地位仍然崇高。族人家里有大事小情,还要请头目出来撑场面。罗头目热情地邀请我们到村里做客,我们求之不得,在乡里吃过中饭,小酌米酒之后,即驱车前往。

  多纳村是下三社三个村子中鲁凯传统文化保存得较完整的,族人习惯称之为“古纳达望”。村子被群山环抱,洋溢着纯朴和浓郁的人情味。由于自然村落形成以来就一直维持在现址,故漫步在村内,举目可见族人传统的冬暖夏凉的石板屋及充满鲁凯族特色的石雕、木雕以及图腾、纹饰。几十栋以黑石板做外装饰的现代建筑井然有序,蔚为壮观。

  在罗头目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学校、民居、民族特色餐厅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祭人头场。站在村边的小山上,眺望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山谷中,炊烟袅袅、寂静安详的小村落,一股暖意不禁涌上心头。

  晚上,我们在罗头目家里喝茶聊天,把玩他祖传的长近2米重达几十斤的猎枪,罗夫人还热情地用公主盛装把我们组的小女生杨洋花枝招展地打扮起来,大家各取所需,玩得不亦乐乎。

  编写介绍台湾原住民的丛书在我会还是第一次,参与者来自各个部门,边学习,边创作,由于资料获得不够充分,大家在编书过程中遇到很多疑难和困惑,部分章节的内容不得不一带而过,语焉不详,特别是对于近代原住民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冲击下,社会组织体系和文化传统、风俗祭仪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来台前几乎是一个空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次在罗头目家,与真人面对面,机会难得,大家也都很珍惜,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各种问题,追根溯源,刨根问底,直到获得满意的答案。

  第二天一大早,当我们要离开时,远远地又望到罗头目漫步在空旷村道上的孤单的背影,仿佛流露着他这个已经失去实质权利的头目仍然对这个古老部落背负着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

雾台村的五星级民宿—幸福之家。

  离开茂林,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屏东位于海拔一千多米高山上的雾台乡。我们下榻的雾台村海拔900多米,由于僻处深山,人流稀少,受外界环境打扰也少,至今村中一些老人仍顽强地维持着传统的生活模式。

  我们下榻在被誉为“梦想之家”的一座堪称五星级的民宿旅馆。主人杜得志、杜蕙兰夫妇是台湾有名的原住民文化工作者。他们都是鲁凯族,在雾台村土生土长,我们问起他们汉姓的由来,他们苦笑着表示,那都是早年被户政登记人胡乱“摊派”的姓氏,没什么来由。

  这座有10个房间,上下3层的大宅,形状似一个鲁凯族的传统圣物陶壶,大门在壶嘴的位置,大厅里摆满了华贵的头饰、盛装、木雕、小米穗、陶壶、山猪骨牙和堪称鲁凯族圣花的百合花,仿佛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客房全部用原木装饰,甚至还有假山水池,洗澡间设施齐全,舒适温暖。每个客房装修的风格和主题都有所不同,可谓匠心独具。

  由于只有我们这一批客人,房主人把所有客房都打开,让我们随意居住。并且,他们夫妇晚上要去参加一个宗教活动,在为我们准备好丰盛的晚餐后,干脆把整栋房子都交给我们,他们说,雾台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全无虞。

  洗去一天的风尘,大家围坐在百合花环绕下的古拙的圆木桌旁,品尝着鲁凯族的传统美味“奇拿富”(类似粽子)、芋头汤、石板烤肉,小酌甜美的米酒,谈天说地,无比陶醉。在厅里挂着的一块月桃草席上,插满了曾在此留宿的各方客人的名片,我仔细查看了一遍,没有找到大陆人留下的,于是,非常郑重地将自己全国台联的名片别了上去,希望这小小的种子能够茁壮生长起来,终使大陆同胞成为这里的常客。

  第二天,杜大姐热情地为我们做起了导游,带我们围着雾台村仔仔细细地转了一圈。村中的一草一木、一屋一墙在她的生动解说下都化身为鲜活的文化景点。看完村子,她又风风火火地骑上摩托车领路,带我们到她所服务的著名的神山教堂参观。

神山天主堂的特色座椅。

  神山天主教堂是雾台乡民的信仰中心。教堂是原住民信徒共同参与规划和亲手搭建的。因此处处可见鲁凯族的装饰艺术,内部的墙面以大块石板铺设而成,挂着具象征意义的小米,座椅是木雕勇士的造型,背着传统的麻袋,里面装着圣经,马槽由石板制成,睡在里面的耶稣被包裹在月桃叶编织的草席中,连教堂外的圣母玛丽亚也穿着传统鲁凯族服饰与头冠,佩戴了象征纯洁的百合花。神山石板教堂从内到外都令人惊艳。

  二、沉思与忧虑

  此行能够获批16天的超长时间以及分组深入乡村农家,不受拘束地与台湾最基层的民众交谈,确实来之不易。对此,大家格外珍惜,对面前的一切,聚精会神地欣赏,刨根究底地追问,忘乎所以地体验,收获着知识,印证着概念。

  我们深切地感到,从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到光复后国民党当局迁台至今,一百多年间,台湾原住民的生存状况和文化延续遭受猛烈冲击,变得支离破碎。从日本殖民者的“理番”到国民党当局早期采行的粗暴的带有掠夺式的土地政策和行政管理方式,到近现代,在一波又一波现代文明的席卷下,部落青壮年大批移居都会区落地生根,母语传承中断,族人的生存基础和生活方式彻底改变,缺乏实质支撑的部落传统文化迅速衰落,各族汉化趋势难以逆转。相对来说,像鲁凯族这样的山地原住民特别是居住在崇山峻岭上的一些村落情况还好,使人聊以安慰。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力之大实在超乎想象。

  台湾原住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台湾社会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影响力不容小觑。近年来,出于选举和政治上的各种考虑,台湾当局的原住民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部门对原住民事务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用心和细心,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无论从“立法”、原乡土地流转的限制、特殊预算的编列、各种保护区和文化园区的设立、都会区原住民就业的辅导、原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原住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重建等方面,都逐步取得一些看得见的进展。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问题太过严重,原住民人口基数太低,生存状态过于脆弱,目前这些常规的建设和保护措施有些杯水车薪。随着金融和经济危机下的台湾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用于原住民事务的预算很难维系。如果没有特殊的强力干预,我们担心,再经过几十年两三代人,原住民特别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平地原住民的民族特性,将可能只会存在于书本里和博物馆中。

盛装的鲁凯族少女与盛装的鲁凯族勇士。

  可喜的是,台湾原住民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的艺术气质在现今社会获得重视和尊敬,引发一些局部性但至关重要的价值认同和回归。这为原住民文化的延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在与岛内各界的座谈中,笔者谈到,对原住民的保护应该是全方位的,有物质层面的,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保护原住民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保护他们的原乡。在文化方面,核心是保护他们的语言,再有是他们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产品,包括服饰、建筑、音乐、舞蹈。还要保护他们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对自然、对美的理解。此外,特别重要的是让族人的后代能够真正以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和自己独特的文化为荣,以说母语而骄傲,以穿戴民族服饰而自豪。这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保护的动力所在。台湾原住民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是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好、维持住它的存在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在采风过程中,笔者突发奇想,觉得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原住民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原住民乡镇和村落很多僻处山区,具有交通不便、人流稀少、景色优美奇绝、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淳朴浓郁的鲜明特色,根据这些特点,应建议大陆开设台湾原住民风情旅游专线,引导大陆游客的旅游方向。按照我们此行的实际情况,可以逐步推出山海组合系列,高山探险系列、东海岸海景系列、节日祭祀和服饰建筑观赏系列、美食品尝系列等特色旅游线路,应该会很受欢迎。如果大陆游客能够为台湾原住民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做出特殊的贡献,可谓善莫大焉。(图文:全国台联 高伟)

点击搜索与:台湾原住民 高山族 少数民族 文化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