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工农业及贸易:》黎族地区的商业发展-生活百态

黎族地区的商业发展-生活百态


黎族,商贸,商业,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民族风情黎族地区的商业发展黎族地区的商业发展生活百态

黎族地区商业的发展历程

在黎族聚居的五指山区,历史上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极不发达,素以物物交换为主,山区边缘的黎汉杂居区,也只形成少数墟镇和集市。民国初年,有外地汉族商人到黎族聚居的五指山区开办店铺,受其影响,黎族也有个别富裕人家办店经商。1920年保亭市(今保城镇)共约百来户人家,有10多家小店铺,以采购贩卖木料为主,兼营收购红白藤、鹿角、木耳、益智等土特产品,并从汉族地区运入日用杂货进行销售。还有少数汉族工匠在集市上开办铁铺,锻造钩刀和生产、修理农具。到抗战爆发前夕,保亭市的商店已有20多家,其中黎族经营的有6家。来自汉族地区的小商贩足迹遍及各村庄,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但这些小贩的经营活动基本上处于以物易物的状态,其中不等价交换现象十分严重。黎族群众为了获取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得不忍受这种盘剥。地处山区更深处的白沙县腹地,情况则更差一些。据《白沙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到(20世纪)40年代,全县没有一处象样的集市,仅有一些外地商贩到狮球、光雅、查苗、牙叉等地摆摊,或挑着食盐、咸鱼、粗布以及针线之类生活用品的货郎担走村叫卖。有些小商贩常以廉价物换取黎、苗同胞的贵重物品,如鹿茸、熊胆、猴肉干等”。

历史上,随着大陆移民,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来琼经商落籍者的逐渐增多,推动了沿海汉黎杂居地区的贸易活动,使这些地方的商业发展较快。明代,崖县、陵水、昌江、东方4县的城镇和港口,有史籍记载的较大墟市就有6个,清代则增至18个。国民党统治时期,黎族地区沿海城镇贸易有所发展,如三亚港就有“瓦铺”(以瓦房作为商店)和“茅铺”(以茅草房作为商店)百余家,“瓦铺”多是外地人开办,资本相对较大,主要从事土特产品收购和外运,同时兼营批发和零售日杂百货、农副渔业生产的必需品等。“茅铺”多为本地汉族经营,资本较小,兼营行商,到黎族聚居区进行贸易活动。此外,还有一些汉族和黎族农民挑一些零星的土特产到街边摆卖。在这些地方,市场交易多使用铜钱,铜元和光洋等货币,40年代以后,纸币开始流通。

1947年五指山区革命根据地建成后,为了解决根据地军民盐、布、副食、日用百货等日用品供应困难的问题,琼崖民主政府开始建立商业机构。1948年在白沙县毛贵办起了海南最早的供销合作社,接着又在白沙县毛栈、乐东县抱由、琼中县中平、加槽4地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坚持执行琼崖区党委发展五指山区经济的指导思想,处处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着想,群众需要什么,合作社就购买什么,然后以较低廉的价格供应群众。这些措施促进了五指山根据地经济的初步繁荣。

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初步改变了黎族人民物物交换的商品流通方式,沟通了五指山区与外地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五指山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1949年以后,随着海南岛经济的复苏,商业活动也得以复兴。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成立了国营商业管理机构——海南行政公署商业局,并在各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了百货,纱布、土产、盐业、粮食等国营商业公司36家。初步形成了从管理到经营、从批发到零售等一套完整的国营商业运作系统。黎族地区各县也相应设立了国营商业机构。

城乡商业网的形成和集市贸易的发展

由于部分黎族地区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交通困难,开发较晚,因此这些地方的商业点亦形成较晚,而且数量很少。早期黎族地区商业点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地方是军事要地,随着驻屯等活动的展开,这些地方也逐渐发展为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点,或者叫集市;二是一些地方处于汉族地区和黎族地区交界的交通要冲上,各族群众以及官方在此设点交易而形成集市。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商业点加上其间的交通线相连,才形成了黎族地区商业网的雏形。如《琼中县志》记载:该县在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时,因海南道副使程有宋派人筑水合城(今水上市),有客商10多人到城中置店兴市,成为该县商业之始,水合城也因此开始成为该县的第一个商业点。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地处六峒要冲的岭门圩(原称太平镇)是黎族和汉族进行贸易的主要集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有商店70余家,经营杂货、山货、布料、饭店等业,每家资金2000~5000块光洋不等。最大的商号“广益新”有资本1万多光洋。全市日营业额可达2万多大洋。在这一时期,毗邻汉区的松涛、新村溪、榕木、南利新市也先后成为墟市。日军侵琼后,商贩相继迁入山区,在加叉、南万、公馆、军营坡、岭头、冲村等17个地方设店营业,到1943年时店铺达到140多家,加叉因店铺较集中,一时成为今琼中县境内的商品集散地。抗战胜利后,客商还乡,17个墟集逐渐荒废,商业又集中于岭门。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统区通货膨胀,商业备受打击,到解放时,作为今琼中县境内最大商业点的岭门已是很冷清了。

商业点少在1949年前是黎族地区的共同点,从琼中县的情况已可看到这一点,其它县的情况也大致相仿。保亭县在1949年前仅有大本(当时叫释贝)、石峒、什岭、加茂4个墟市,上市的商品有稻谷、家畜、山货、食盐、日用小百货和农具等,交易方式多是以物易物。白沙县的情况就更差一些,1949年前基本未形成墟镇,县城牙叉镇在1952年全镇人口才387人,据《白沙县志》记载:“1930年前,白沙县基本上没有固定地点的小商贩,只有少量流动的小商贩,经常往返于牙叉、查苗两地走村串户,给农民供应一些小百货,针线之类物品。1951年,梁国华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到那大聘请5户小商贩来牙叉开店经营烟丝、火柴、成衣以及小百货类的商品。”

集市贸易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商业活动,1949年后集市贸易发展迅速。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