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音乐歌舞曲艺:》咸丰南剧歌舞?民谣

咸丰南剧歌舞?民谣


中国少数民族;土家族咸丰南剧歌舞?民谣咸丰南剧

南剧,又称南戏,是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居恩施州五种地方剧之首。它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南剧”一名,一般认为是取“施南”之南。南剧又叫“施南调”,是形成和流行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唯一能在庙台演出的一大地方剧种。由于该剧种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连本戏,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

南剧名称起自何时,至今无确切考证。但其多声腔和在庙台演出“人大戏”的特点,早在康熙年间容美土司戏曲活动中就已出现,可见南剧在当时已具雏型。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同鄂西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深为土家和其他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地方大剧种。

南剧剧目多是传奇戏和历史故事戏,传统剧目有近千个。南剧连本戏有《封神》、《吴越春秋》、《楚汉相争》、《三国》、《隋唐》等二十多部,整本戏共有南北及上路声腔剧目30多个。

南剧剧本唱词常杂有鄂西方言土语, 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特别是一些生活小戏,唱词与道白更具特色,鲜明生动,充满泥土气息。

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对南戏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容美土司雄踞一隅,明代以后,交流汉学,习读儒书,人材颇盛,热衷结交中原人士,诗文作者不断出现。同时培养家庭戏班,至康熙间田氏十九代峒主田舜年时,曾演出孔尚任的大型昆曲《桃花扇》,构成土、汉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容美土司的专业戏班,有一批教戏师傅,培育了不少色艺俱佳的艺人。当容美末代土司田旻如在改土归流前自杀后,艺人们风流云散,部分人留在鹤峰城,大多数则流向施南府,以及湘西桑植、石门等地,继续传播南剧艺术。

南  剧音乐主要由“南路(似‘二黄’)”、“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3大声腔组成。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湖南荆河汉戏有渊源关系;北路声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变而成,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此外还吸收有昆曲,高腔、民间小曲,宗教祭祀音乐的精华,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杂腔。[next]

【艺术特征】

南剧是以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南、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荆河戏有直接渊源关系,其南路声腔温柔婉转,北路声腔高亢舒展;上路系弹戏、川梆子,声腔由秦腔(梆子腔)演变而成。三大声腔同台演出,长期流传,与地方艺术、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据咸丰县南剧团统计,咸丰南剧的唱腔板式,南路有14个,北路有12个,上路有6个,南北杂有7个,小曲牌(主要是伴奏、间奏)有20多个,另外还有诸如草鞋板等10多个小调。

南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净角、小生、生角、老旦、摇旦(即花旦)唱本音,正旦、小旦唱边音。南剧表演着重做工,“以唱工尤重”,表演总体是“大手大脚”。南剧在化装和人物造型方面,“首重扮装,所谓扮贫像贫,扮富像富”,在化装、造型方面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

南剧伴奏音乐由弦乐、击乐两部分组成。弦乐是伴奏音乐之一,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唢呐和盖板子。南北路戏以京胡为主奏乐器,上路以盖板子为主奏乐器。击乐是南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伴奏的作用,又有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冲子钹、马锣、钩锣、可子、边鼓、尺板。

【社会价值】

南剧从产生一直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南剧在咸丰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南剧具有其特有的社会价值。

南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它是在鄂西地区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戏剧,是土家文化、巴文化和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产物。

南剧具有广泛认可的大众性。南剧在传承的过程中,从最初的土司阶层,到改土归流后的地主阶层逐渐走向了民间,成为咸丰县内乃至恩施州内大众喜爱的主流剧种。南剧的剧本多是七字、十字上下句,道白、唱词多杂有鄂西地方方言,通俗易懂,人民群众耳熟能详。

南剧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其剧目繁多,经挖掘整理的南剧剧本上千个。其内容从封神、列国、三国,到水浒、杨家将、说岳传等历史演义无所不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南剧具有外延的可塑性。咸丰南剧在继承传统衣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不仅移植了大量其他剧种,而且在乐器伴奏上,还加入了扬琴、琵琶、笙甚至西洋乐器。

南剧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南剧表演的内容大都积极健康,爱憎分明,教化人们弃恶扬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next]

【保护现状】

尽管咸丰县为保护和发展南剧作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扰南剧发展的问题:首先,由于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南剧的关注度、需要度都明显减少,南剧的存在空间正日益缩小。其次,南剧的振兴后继乏人,面临着人才空前缺乏的危机;其三,南剧的保护和抢救缺乏资金保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舞美道具、音乐制作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南剧作为恩施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新的时代绽放出艳丽和芬芳?咸丰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曹再新对南剧有着很深的感情,曾多次撰文呼吁加强对南剧的保护。他说:“南剧的传承,关键在机制。”他认为,建立南剧的传承机制,应从工作机制、投入机制、宣传机制和传承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这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值得欣慰的是,咸丰县近年来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南剧的保护与抢救。2003年,咸丰县将县南剧团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005年10月,咸丰县成立了振兴南剧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任领导小组组长;2005年9月,咸丰县南剧团与县成人中专联合开办了培养南剧人才的南剧艺术中专班,从全县中小学择优选拔了48名学员进行系统的南剧培训;2006年4月,咸丰县政府拨专款对南剧进行了注册登记,使南剧保护进入法制程序;2006年7月,咸丰县政府决定将全新演绎土家族大型民间故事剧《女儿寨》,将其打造成我州又一民族文化精品。

《八义图》——戏坛泰斗誉为“峡谷之音”

咸丰南剧的产生,可上溯到元代封建王朝对鄂西土家族实行土司制度的时代。清嘉庆年间,咸丰地主阶层开始兴办南戏科班,职业和“玩友”班社兴起。道光末年,咸丰县蒲草堂 今龙洞湾富豪邓小池创建南戏“天元班”。之后,邓小池的弟弟邓小碧又创办了“连升班”。到民国初期,南戏已遍及咸丰城乡。

咸丰南剧的真正繁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聂介轩、唐会云、杨兴楚等一批南戏老艺人自筹经费,自制道具,再度组建南剧戏班。戏班成员白天劳动,晚上演出。时任县长肖继何将其命名为“劳动剧团”,对南戏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盲艺人聂介轩对咸丰南剧的发展贡献巨大。他谙熟南剧的南、北、上路唱腔,解放前,他苦心创办、经营业余戏班。解放后,他又为创办“劳动剧团”立下汗马功劳。特别从1957年起,他在塾师冯今僧的协助下,经过3年时间,共回忆整理传统剧目300多个,占鄂西南剧传统剧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个剧目得以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上陆续刊登。他所整理的连台本戏《四下河南》,填补了其他剧目的空缺,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

1956年2月,咸丰县南剧团的表演艺术家夏福千与另一名南剧演员受命赴省城参加戏剧汇演。他们演出的经典南剧《八义图》赢得满堂喝彩,并得到当时在场观戏的全国戏剧协会主席田汉,全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可两位戏坛泰斗的高度评价。田汉认为,南剧“文戏武唱”,“异于其他剧种”,与京、汉、粤、评剧都不同。马可的评价是:“南剧唱腔高亢强烈,有如深山峡谷之音。”

结果,原本只参演不参评的南剧《八义图》被专家们特许参与评奖,夏福千还获得了表演一等奖证书。当年,咸丰“劳动剧团”拿到了由省文化厅签发的以南剧署名的专业剧团营业执照,咸丰职业南剧团正式成立。

咸丰艺人对南剧的挖掘整理和激情演绎,终于使南剧这一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上世纪50年代,咸丰县南剧团排演了100余部传统南剧,演遍了川黔湘鄂边区30多个县,其中,《秦湘莲》、《二度梅》、《王宝钏》、《御河桥》、《凤仪亭》等深受各地群众欢迎。其间,南剧团还招募了两批学员,发扬光大南剧艺术。

《张二嫂做中》——传统南剧走向现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咸丰南剧团数易其名,先后改为“文工团”、“工农兵剧团”、“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等。上世纪80年代初,在经历了是唱京剧还是唱南剧的“京南之争”后,咸丰县南剧团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咸丰南剧并未躺在传统的窠臼上细嚼慢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咸丰南剧团就开始移植其他剧种,如新编历史昆剧《十五贯》、新编历史京剧《将相和》等。特别是通过移植《小二黑结婚》、《江姐》、《三里湾》、《刘三姐》等一批现代戏,令人耳目一新。“文革”期间,许多“样板戏”的段子仍被酷爱南剧的人们改编成南剧。

从发掘传统剧目到改编移植剧目,最终发展到排演自己的创作剧目,咸丰南剧实现了其艺术上质的飞跃。1980年,由咸丰县本土剧作者编剧的《彩礼还家》、《伤脑筋的人》、《捉新郎》三个南剧在恩施地区汇演时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标志着咸丰南剧创作时代的正式来临。

剧作家颜惠和国家二级导演于继明,为南剧创作付出了心血。咸丰南剧的第一个创作剧本《窑场风波》就是颜惠所写。改革开放的20年间,颜惠创作了18部南剧,其中16部在州级以上获奖,其中《土司夫人》获文化部全国少数民族剧本创作团结奖,《唐科长祝寿》、《土司夫人》、《会喝酒的女人》和《女儿寨》等剧目令人回味无穷。

于继明是武汉市戏曲学校第一届专科毕业生,1974年调到咸丰。在随后的22年间,于继明共导演了100多台南剧,其中有10余部获得了各级奖项,包括《唐科长祝寿》、《张二嫂做中》、《土司夫人》。他还与省戏校联系,并带队伴读,培养了20多名南剧后起之秀。

1983年,南剧《张二嫂做中》、《唐科长祝寿》参加全州创作剧目汇演,分别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接着赴省演出,又分获演出和创作一、二等奖。次年,《张二嫂做中》、《唐科长祝寿》这两部南剧被拍成电视录像片,参加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剧种录像调演,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铜奖及剧种录像演出奖。 [next]

南剧《花开时节》、《清清龙潭河》、《迎客》等创作剧目深受群众好评,尤其是《花开时节》演出时,咸丰县城万人空巷。

《走过风雨桥》——南剧终见绚丽彩虹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咸丰南剧团也经历了改革的阵痛。一方面,不少“台柱子”纷纷“下海”,使剧团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财政贫困,剧团的正常业务经费不能拨付到位。特别是受到电视、录像等多种文化形式的挤压,使剧团的生存空间一度变得十分狭窄。

咸丰县南剧团顽强地生存着。上世纪90年代末,剧团大刀阔斧地推行内部改革,实行了“人员全员聘用,工资全额浮动”的管理体制;文企联姻,商业运作,开辟了新的演出市场;积极为全县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搞好宣传服务,取得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快了剧团的发展步伐。

咸丰县南剧团突出民族特色,坚持走精品之路。1990年至1999年,共有15个南剧剧目在国家或省级获奖。其中大型南剧《土司夫人》获国家少数民族剧本创作团结奖、全省首届剧本文学奖;《迎客》获省级创作、演出三等奖;《走过风雨桥》获全省演出奖。

2000年以来,咸丰县南剧团小戏剧组大力加强剧本生产,创作了一大批贴近农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剧节目。其中,创作大型南剧5个、小南剧39个、小品和相声9个。大型古装南剧《女儿寨》、小品《好人》、小南剧《终身大事》先后获得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或提名奖。

2004年底,咸丰县南剧团将昔日破旧的剧场整修一新,以全新的姿态迈入了新的一年。咸丰县南剧团以其始终不渝的追求和努力,终于走过了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风雨桥”,迎来了绚丽的彩虹。

多年来,咸丰县南剧团坚持常年送戏下乡,不断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曾经7次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上山下乡演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4年,南剧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表彰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央视国际频道介绍咸丰南剧;2003年,央视西部频道对咸丰南剧进行了重点报道。

如今,州委、州政府已将发扬光大“咸丰南剧”作为建设文化大州的一项重要内容,咸丰南剧重任在肩。

“峡谷之音”一定会震荡山谷,响彻云霄。

新闻背景

创办于1954年的咸丰县南剧团,是我省目前仅存的两个专业南剧团之一。50多年来,咸丰县南剧团始终坚持“双为”方针,不断推陈出新,将南剧这一传统剧种发扬光大,使这一备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的民族戏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芒;剧团始终坚持送戏下乡,剧团“大蓬车”常年在乡间穿行。近几年来,咸丰县南剧团更是创下了年均下乡演出218场的业绩。

1984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鄂西,咸丰南剧团专程赶赴州府,为总书记演出了南剧选场。胡耀邦饶有兴致地询问了南剧的有关情况,演出结束后还与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陪同胡耀邦视察鄂西,一并观看了咸丰南剧团的演出。视点时评:南剧不衰之思刘慎宏 相对于正在着手抢救、保护的我州诸多民族民间文化,咸丰南剧历经百年,长盛不衰,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咸丰南剧之所以历经百年,长盛不衰,一是总有那么一群人痴情南剧、传承南剧。古有大量南剧“玩友”,近有聂介轩、唐会云等一批南戏艺人,今有颜惠和于继明等创作、导演高手。他们不仅自己钟爱南剧,还想方设法培养人才,如于继明在省戏校带队伴读,培养南剧后起之秀。戏由人演,只有艺人辈出,戏剧才能流传百世。

二是南剧本身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南剧“异于其他剧种”,与京、汉、粤、评剧都不同。但南剧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移植其他剧种,就连“样板戏”的段子也被改编成南剧。这种开放性、包容性,使南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以与时俱进,一批由本土剧作者编写的《彩礼还家》、《唐科长祝寿》、《花开时节》等剧目,充满现代气息。这种开放性、包容性,还表现在剧团能够大刀阔斧地推行内部改革,能够文企联姻,商业运作,能够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三是南剧始终植根于群众文化土壤。新中国成立之后组建的南剧戏班被誉为“劳动剧团”,就是因为戏班成员白天参加劳动,晚上为群众演出;上世纪50年代,南剧团排演了100余部南剧,演遍了川黔湘鄂边区30多个县;改革开放以来,南剧团坚持常年送戏下乡,不断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几年来,南剧团更是创下了年均下乡演出218场的业绩。

点击搜索与:中国少数民族;土家族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