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庙会文化:》北京妙峰山庙会-各地庙会

北京妙峰山庙会-各地庙会


中国庙会;庙会;国情北京妙峰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各地庙会

 

妙峰山全名“莲花金顶妙峰山”。在北京西北,今妙峰山公社涧沟村西二里的山上。此处距北京一百三十余华里,其中有四十华里的山道。

妙峰山是西山北麓的主峰,山顶有座灵感宫,即碧霞元君祠,俗称娘娘庙。相传是明代的建筑。规模宏大,背山面谷。山门以内为香池、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殿、金顶、白衣大士殿。右为三教堂、广生殿、五圣宝殿、释迦牟尼殿。左为财神殿、王三奶奶殿、华陀殿。

妙峰山主峰近旁有一组山石,绝□参天,远视如莲,中有一突起的巨石,经阳光一照,反射出金黄色,故名莲花金顶。相传康熙年间这里的娘娘“显圣”,皇帝敕封妙峰山为“金顶妙峰山”,从此香火更加旺盛。

每年旧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日,妙峰山开山半个月。京都的善男信女们都去进香朝顶。北京西北大道上,日以千万计的香客络绎于途,有的以黄布包头,有的头戴“朝山进香”大红绒字,边走边喊“虔诚”!据《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

俗云“妙峰山的娘娘,照远不照近。”娘娘“显灵”,越传越远,愈远愈神。因此天津、保定、石家庄等地的信众不辞劳苦,跋涉数百里来妙峰山进香。有的一步一揖,三步一叩首;有的竟以背鞍、滚砖、锡镣、耳箭、悬灯等方式朝山。以表虔诚。其中,背鞍是背系马鞍,项戴元宝锞串,匍匐跪地爬山,表示“自变犬马,以赎己罪”;镯镣是穿着红色“罪裙”,自带镣铐朝山;更有甚者,莫过于悬灯,方式是两手腕缠皮挂腰间两杆,以支持灯笼。这种朝山方式难度很大。除非是老朝山香会的首领,一般人是办不到的。据说,这些人大都是为父、母的病而许愿、还愿才这样做的。

但是,另有一种享乐型的朝山者,这多半是一些达官显贵,富豪的游览者。他们乘车至山下,然后改乘二人肩椅,谓之“爬山虎”。还有凌驾于众香客之上的娘娘妃子们,坐着黄轿而来。他们为了抢烧头股香,叫所有香客为他们闪路让道,众香客都得在路旁下跪。诚是未从朝神先朝圣。

庙期,各种民间香会,均朝顶进香,沿途边走边练,鼓钹齐鸣。路上观者如堵。西直门外万寿寺,兰靛厂西顶庙,海淀区亮甲店、北安河,石景山区北辛安镇、模式口,门头沟区三家店等处,均搭有茶棚,招待香客饮茶休息。知客(茶棚招待人员)亦均口喊“虔诚”、“自求多福”等吉祥话,使香客欣然色喜。

当时,来自北京的各种走会(又称武会)有鞍子巷、铁匠营、北新桥等处的开路(耍叉);海慧寺、罗家园、义顺同样以及永乐同春老会的五虎少林棍;中顶、角堡、白纸坊的大鼓;弘寺、官庄、高庄、合义同春老会的秧歌;冰窑厂、草厂、缸瓦市的杠子;排子胡同的双石头;马连道的天平;“万里云程老会”的踏车;“五城子弟”的清音;方砖厂、西猪市、黑塔寺的狮子。此外还有礼部的大执事。他们均系慈善家出资组织或赞助,参加演练者亦系义务“助善”。进山朝顶的多由北京市内出发,且走且练,文场在前,鼓钹齐奏。后有大车数辆,上载被褥、芦席、粮米、炊具、水桶、壶碗等。走会的眷属多坐在车上压车。车前有多面三角杏黄旗迎风招展,并有多名壮汉,各穿黄色号坎,上缀某某老会字样,黄布套裤,白布袜,青布洒鞋,光头,精神百倍地挑着园笼,行走在大车前头。老会负责人及知客,也都手执三角旗,走在前前后后。沿途遇有庙宇,文场则打起“参拜”的鼓点,然后,再打“起驾”的鼓点。遇有茶棚,会头便急步上前打招呼,互相高喊:“您多虔诚”。这些老会,例年都参加妙峰山庙会,秩序井然。沿途市民围观,热闹非凡。

当年,进香朝山的路线很多,但主要有五条。一、南道:从三家店起,经仰岭十八盘、桃园、(北)樱桃沟的仰山村,沿沟往西去三里许便是。二、中南道:从三家店,经军庄、灰峪、大郎塔,与南路会合。三、中道:大觉寺、寨儿峪、三百六十胳膊肘、五道岭、萝卜地至涧沟。四、北道:聂各庄、车儿营、双笼岭、磕头岭至涧沟。五、从北安河出发,经骆驼石、“傻哥哥”喜神、金山寺、“瓜打石”、“三瞪眼”、“平三里”、妙儿洼、玫瑰谷至涧沟村。此系景致最多的一路。

各路山道都有为香客服务的各种善会(又名文会)。每距五、六里即有粥茶棚,可供临时食宿。善会名目繁多,主要有:

一、粥茶老会:专门舍粥、舍茶。棚内供着用布画的娘娘像,谓之“娘娘驾”。香客们进棚,先参“娘娘驾”,然后就可坐在芦席上休息喝茶、喝粥,不需付钱。但忌浪费,喝茶喝粥一定要喝干净,因水来之不易,那是用毛驴经几十里的山路,一桶一桶地驮上山来的。棚里的“助善”者(服务人员)都用黄布包头,身穿黄衣,不停地向香客们有韵调地喊道:“先参驾来,后落坐,喝粥儿来哎”!“一碗您就朝了顶,两碗您就带福儿还了家!”

二、献盐老会:备有大批食盐,供各粥棚调味;自带干粮的香客,野餐时可免费用盐。

三、拜席老会:此会备有大量新席,免费供给各粥茶棚,以备香客就地睡眠时铺用。

四、巧炉老会:此会为城内锯碗行业所组成,免费给各粥茶棚锯盆锯碗。

五、茶叶老会:备有大批茶叶,免费供给各茶栅,以便香客们饮用。

六、盘香老会:备有大香盘和盘香,在茶棚内悬挂,每盘香可烧一昼夜,供香客们燃点旱烟之用,比用火柴安全。

七、缝绽老会:此会由城里皮匠行业合组而成。在山道等候香客,有鞋破或开绽者,免费为之缝补或钉鞋掌。修理完了互道:“您多虔诚”,广结善缘。

八、燃灯老会:备有大批红纸灯笼及蜡烛,除担任山路照明外,并随时将灯笼与蜡烛施舍给各茶棚与香客。

九、掸尘老会:备有大批毛掸,专为掸尘之用。每届开庙前夕,该会人员手持毛掸将殿内神像以及各处积尘掸拭干净。开庙期间,每天亦如此,负责打扫殿内灰尘。会员多是青年及小姑娘。

此外,还有所谓馒头老会,一般附属于粥茶棚内,向香客们施舍馒头。此会耗资较大,只有丰年才有各大善士“共襄盛举”。各善会皆有会规,在山上互助合作,于交接之际,各道“虔诚”。每善会都有会号,如“子孙”、“万代”、“公益”、“长善”等词。(全称如:“诚献粥茶子孙圣会”等)

总之,在朝山进香中,除轿夫、商贩、乞儿收钱、余皆以舍施为本。有舍暑药的,有舍冰水的……。

庙期,以涧沟村为主的山中村民们称此庙会为“庙秋”。意即象秋收一样,是发财致富的良机。有的腾出居室供香客们下榻。村中妇女,每年在开庙前,用麦茎编成草帽、团扇、花篮以及各种花鸟鱼兽等玩具;男人们则到山上砍些桃木枝干,剁成二、三尺长的拐杖(说是拄着它下山可以避邪);或用红纸剪成金鱼(象征富贵有余);或用金银纸糊成元宝锞子(象征招财进宝);或用彩纸做成小人(谓之招财童子)或用红纸做成蝙蝠头花(象征戴福还家),以及其它象征吉祥的手工艺品。等到庙期,便出摊叫卖,供香客们选购。香客们为取个吉利,便争相购买。山民们咸利十倍。

各种香会朝顶进香后,陆续下山,也是边走边演。途经各大镇甸时,乡亲们照例是群起拦截,要求表演,并备茶水招待,谓之“劫会”。会首们认为这是乡亲们的爱戴和“捧场”,所以便表演一番。演毕,大家互道“虔诚”!

 

点击搜索与:中国庙会;庙会;国情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