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乐艺术:》埙


吹奏乐器。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在古代宫廷中..

吹奏乐器。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在古代宫廷中,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在雅乐中应用;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埙体的外观式样历史流传下来的也很多:唐三彩陶埙,红陶刻花埙,怪兽埙,人面埙,绘龙埙……最原始的埙没有音孔只有吹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奏的需求,埙的音孔渐渐增多了。按音孔来分,从无音孔到有音孔,从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经有六孔埙,清代宫廷云龙埙即是六孔埙。现代普遍流行八孔埙和九孔埙。

我国古书上对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诗经》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音“迟”)”,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柔美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古诗云:“天之诱民,如埙如篪”,说的是上天诱导平民,犹如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高尚、高贵的和纯洁、牢不可破的友谊。唐代郑希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古代的圣人们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埙和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在指法上有颤音、打音、抹音等技巧。九孔紫砂陶埙已在今日中国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

  2003年11月1日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