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昆曲艺术:》忆赵景深先生在安徽-迎仙客·人物

忆赵景深先生在安徽-迎仙客·人物


忆赵景深先生在安徽赵景深迎仙客·人物

?景深先生是我国著名戏曲研究家,复旦大学教授,已仙逝多年。近日,友人告知他的公子由上海来信寻集其父抗日战争年代在安徽的活动轶事。这使我的记忆闸门豁然大开,先生的音容笑貌飞越五十多年的时空,栩栩如生地映在眼前。

?抗日战争后期的1943年前后,我随抗日演剧队从外地巡回演出,回到大别山深处立煌县驻地。闻听安徽学院从上海沦陷区,请来一位授文学课的教授赵景深先生,且精通戏曲,我甚喜,心想又可多一位求教之师了。

?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在县城的中山纪念堂。当晚,我们演出话剧《雷雨》。先生看完演出后,来到后台化妆室与演职员见面。指导员为大家介绍:“景深教授对戏曲很有研究,请他给予指教。”我见先生个头不高,胖墩墩的,身穿一件灰长衫,还戴了一副很深的近视眼镜,近四十岁的样子,显得文雅敦厚,一副学者风度。当夜,他写了一篇对《雷雨》的观后感,次日发表在《皖报》上。在文章中,先生相当欣喜地赞扬了那次演出,这也就成了景深先生后来主动、热情参加剧队演出,并与男女老少演职员结为密友的一个起始。

?当时,安徽学院设在离立煌县城1多里的古碑冲(现为古碑镇),为看一场话剧,先生来回需翻山越岭步行40余里。先生授文学课时常涉及中外文学家、戏剧家名著,他喜欢带领学生看一场名著演出,这是他一种教学方式。为此,对剧队的每一场演出他场场不缺席。看着他在夜色苍茫中手执纸灯笼和学院师生一块在山间小道上颠簸远去的身影,着实让大家感动不已。

?景深先生很善长昆曲。一次全队应邀去剧场观赏他演出的昆曲《贩马记》。他饰演纱帽小生。女角由与他同道从上海来山城的北新书局李老板(李小峰)的妻子担任。景深先生的表演令人叹服。手眼身法步都很专业。台风潇洒倜傥,与台下的景深先生判若两人,那真正是他的艺术魅力所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昆曲,欣赏昆曲这一高雅的剧种,它给抗日后方的山城送来清新雅致的艺术。

?此后,景深先生和我队来往甚密。一天,他和我与曾萍谈,要传授我俩昆曲,并选了《牡丹亭》中“游园”一折说:“我看过你俩《名优之死》中扮演的刘凤仙、萧老板,扮相很好,身材不错,学昆曲一定更好。话剧与昆曲门类虽有别,但艺林相通可相互借鉴的。”接着他就连唱带做地示范了一段戏文。在先生的指导下,我们先着手练基本功:云手、圆场、身段。每有进步,他就特别高兴。戏称我俩是“我的好学生”。这一阶段戏曲基本功学习,对我后来从事群众文化辅导确有相当的帮助。

?先生很重实践,曾真诚地参加我队话剧演出,我和他同台演出过独幕话剧《幽会》、《夫妇之道》等喜剧。记得《幽会》是一部外国翻译过来的本子。先生和我扮演一对中年男女,剧中另有两对青年男女,这三对又有亲属关系、相互保密,而又约会在同一地点,从而产生一连串笑料。排练和演出有时在夜晚,他在两三学生陪同下来回要走四十多里山路。这是很辛苦的,可先生很守时,很认真,非常投入。他特为角色精心设计并自备一套黑色西服、一条花领带,因他体胖,还配了一条蓝白直条的背带,为角色增色不少。这出戏里,他在谈情说爱中表现出角色的憨拙和一丝不苟,很受观众赞赏,剧本预期的效果全部达到,同时还增得了想象不到的多处掌声、笑声。

?由于先生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努力,使他成为一位极负盛名的戏曲家,而他对我的教诲更是永难忘怀。

?(插图为谢淑珍绘制)

?原载《新民晚报》

点击搜索与:迎仙客·人物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