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昆曲艺术:》北方昆曲的珍贵特色=-潆弋风格-满庭芳·文苑

北方昆曲的珍贵特色=-潆弋风格-满庭芳·文苑


北方昆曲的珍贵特色=-潆弋风格满庭芳·文苑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票通过授予昆曲艺术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在评出的19个项目中名列榜首,确认了昆曲艺术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在人类多样化发展中的价值,为昆曲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现在全国只有六个昆曲剧团,不同地区的剧团有着不同的风格,各自肩负着承袭各自地域特点的重任。

    北京昆曲是昆腔的重要分支。关于北方昆曲的界定和形成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可以肯定,基中最为显著的艺术风格即所包含的北方弋腔特色。在北方,保护这一特色当是其首要任务之一。

    老北昆人常称自己演唱的是昆弋腔。的确,三百多年以来,在京城以及河北一带,昆腔和弋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清宫到民间的伶人,基本上都是既唱昆腔,又唱弋腔。北昆艺术家侯玉山先生说,直到清末民初,演员必须"能昆能弋",否则就不够搭班资格。韩世昌、侯永奎、马祥麟等北昆名家早年都曾在戏班演唱戈腔。《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北京卷》北昆卷在编纂时经反复讨论,得到的结论是"北方昆曲实际沿着两个支派发展。一个支派是京朝派,即后来的京昆。……另一个支派昆曲与北弋腔(高腔,又称京腔)结合。从两个声腔在京城中的结合,又走出京城流传在河北中部,使得昆弋这一支派风格上更为粗犷质朴。""昆弋腔"这一概念本身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与江南一带最注重昆曲不同,弋腔在京城有特殊地位。弋阳腔早在明代就进入了北京,入清之后,流行更为广泛。戏曲史研究者经常引用《都门纪略》中关于弋腔(高腔)的记载:"我朝开国伊始,都人尽尚高腔。延及乾隆年,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矣"(杨静亭《都门纪略·词场序》),以说明清初至乾隆年间北京弋腔演出的盛况。

    清代帝王把弋阳腔与昆腔并列,作为正宗的演出曲种。藏于懋勤殿的"清圣祖谕旨"中有康熙帝玄烨对内迁承差的昆弋腔伶人所传旨意:"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况食厚赐,家给人足,非常天恩,无以可报。昆山腔,当勉声咏,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依混乱,丝竹与曲相合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又弋阳佳传,其来久矣,自唐霓裳失传之后,惟元人百种世所共喜。渐至有明,有院本北调不下数十种,今皆废弃不问,只剩弋阳腔而已。近年弋阳亦被外边俗曲乱道,所存十中无一二矣。独在因旧教习,口传心授,故未失真。尔等益加温习,朝夕育读,细察平上去入,因字而得腔,因腔而得理"(《掌故丛编》故宫博物馆掌故部编)。

    康熙帝将弋腔作为源远流长的优秀曲种予以肯定。在北京,民间戏班上演的弋阳腔根据京师观众的欣赏品味逐步演变为京腔,而清宫中却从无"京腔"一称,唐熙帝唯恐弋腔"被外边俗曲乱道",他还肯定了内廷旧教习的口传心授使弋腔未曾"失真"。

    因此可以说,自清初起,北方演出的弋阳腔和昆曲位置等同,同样受到清廷的青睐,同样有着在内廷正式演出的资格。而在南方流行的弋阳腔却没有这般荣耀,半个多世纪以后,成书于乾隆六十年的《扬州画舫录》(李斗)称"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花部一称显然含有贬意,江南一带流传的弋阳腔只有和梆子腔、罗罗腔等相当的位置,屈居于"花部"之中。

    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苏州织造李煦"寻得几个女孩子,要教一班戏送进,以博皇上一笑",内务府包衣出身的李煦深知身上对弋腔的喜好,想"寻个弋腔好教习,学成送去,无奈遍处求访,总再没有好的"(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文教类朱批)。康熙帝没有让他就近从弋阳腔发源地江西弋阳一带寻找艺人教授,而是从内廷派遣弋腔教习叶国桢专程南行赴苏州授艺。现在保存下来的宫廷剧本中,弋腔剧本和昆腔剧本几乎占有同等比重,尤其节庆时演出的开团场戏更以弋腔为多。嘉庆三年查饬乱弹诸腔的谕旨也称"元明以来,流传剧本皆系昆弋两腔,……嗣后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其外,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唱演。"从清廷的态度也可看到弋腔在北方的地位与在南方大不相同。

    弋腔亦称高腔,顾名思义,其音调高亢豪放。因不使用弦管乐器的配合,音高、腔调的把握难度较大,唱腔调门高,滚板多,没有高低音俱全的嗓子就无法演唱。自清代初期开始的昆弋腔同台演出,使流传在北方的昆曲从表演和演唱风格上都受到了弋腔的影响,逐渐产生了和南方的昆曲不同的特点。例如北方演唱的《长生展·觅魂》的[后庭花滚]就吸收了弋腔加滚唱的方式,除了衬字外,还有48个五字句,形成了北昆特有的唱法。北方昆曲中,早已溶入了弋阳腔,乃是毋庸争议的事实。

    清代后期,京城里二黄戏班兴起,几乎占据了城内所有的戏台,弋腔衰落到再不见单独演唱弋腔的班社。昆弋腔艺人不得不离开北京,转入京东、京南的直隶中部唱戏,以谋求生计。醇亲王奕 曾在高阳组建著名的昆弋戏班恩庆社。据马祥麟的父亲回忆,清末冀中方圆四五百里地,有几十个既唱昆曲,又唱高腔的昆弋班在县城、农村演出。受河北地区习俗、风士人情和民间曲调的影响,演唱的昆曲也溶入了"赵燕慷慨悲歌",逐渐形成了粗犷、淳朴并带有当地乡士气息的风格,那时期的艺人把冀中平原当作北方昆曲的摇篮。1923年,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发起组织了昆弋学会,宗旨为提介研究、指导、编演昆艺腔戏,维持昆弋腔班社等等。著名学者郑振铎、孙楷第、余上沅等都曾参与其中。弋腔最终在京城失传,令人扼腕叹惜。昆曲这一凝集着传统戏曲艺术菁华的艺术形式再也不能步弋腔的后尘。今人有义务保存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精品,也有责任对尚存的部分北方弋腔进行整理。

    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曾经批评"过去曾经有些人对北方昆剧(主要是昆弋班)抱有一种'桔逾淮而北为枳'的偏见,认为既与南昆两样,就不是真正的昆曲。我觉得这是极不公平的。荣庆社先生们所创造和体现的艺术整体具有昆弋风格,是不正常的、合理的,有什么不好?"(见《优孟衣冠八十年》俞振飞《序》)他对昆腔艺术的这一重要支派给予了充分、客观、公允的肯定。

    北方昆曲或许没有南昆的纤细、委婉和精致,即使可以向南昆学习到一些传统经典剧目,也只能说是继承传统多种举措中的一种,并且未必能够有所超越。而南昆也永远不会取代北昆的风格,粗犷高亢激越的演唱、豪爽奔放的赵燕遗风,只有到北昆中去寻觅。应当珍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这一重要支派及其所具备的文化品位,切莫让昆弋特色再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作者: 丁汝芹)

    来源网络 102年6月5日

点击搜索与:满庭芳·文苑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