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昆曲艺术:》昆曲戏文泥塑拾零-满庭芳·文苑

昆曲戏文泥塑拾零-满庭芳·文苑


昆曲戏文泥塑拾零泥塑满庭芳·文苑

?昆曲,阳春白雪者也,但抟泥以塑戏文故事,销行于市,正反映了昆曲在民间的影响。

?苏州泥塑久负盛名,宋时木渎人袁遇昌专做泥美人、泥孩儿及人物故事,彩画鲜艳,称天下第一,在虎丘坊肆间兜卖,虽价高而畅销,故有人诗称“明知不是真脂粉,也费游山荡子钱”。至明嘉靖、万历年间,昆曲开始盛行,于是戏文泥塑风行于时,戏文泥塑都很小巧玲珑,大的五六寸,小的二三寸,取材于折子戏,每组仅两三人,紧扣戏文故事情节,用夸张的手法予以塑造。它们大都为泥塑彩绘,绢衣的尤为精致,以绫罗绸缎为服,或缀以刺绣,或饰以贴花,一如舞台所见。苏州的戏文泥人也影响到其他地方。扬州便有“雕绘土偶,本苏州拨不倒做法。二人为对,三人以下为台,争新斗奇。多春台班新戏,如倒马子、打盏饭、杀皮匠、打花鼓之类。”至清初,苏州的戏文泥塑更为精致,《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说薛蟠从苏州回来,土宜中“一出一出的泥人儿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这究竟是什么折子,曹雪芹没说,故也无从考索,但“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与后来虎丘捏相的“相堂”倒是仿佛的。顾禄《桐桥倚棹录》记道:“位置之区谓之相堂,多以红木紫檀镶嵌玻璃,其中或添设家人妇子,或美婢侍童,其榻椅儿木兀以及杯茗陈设,大小悉称。”可见制作的精湛。今南京博物院藏有光绪时苏州人沈顺生、周春堂所作的《下山》、《盗草》、《闹海》、《借扇》等戏文泥塑,还有戏曲人物头像模子,共四百三十六件,模上刻有光绪三年(1877年)字样,清末的戏文泥塑,更具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紧扣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集中展现的瞬间,以渲染之法出之,如《教歌》一出,人物比例失诸准确,但神情生动,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拙朴可爱,具有独特的地方特点。特别像项琴舫,苏州捏相名门的最后一位传人,本人就擅长昆曲,故其所塑也就别有体味,一般塑匠岂能望其项背。

?清代,苏州制售戏文泥塑的耍货店肆,有“老荣兴”、“老荣泰”、“金合成”、“江春记”、“沈万丰”等,一般以八出或十六出为一堂,供节日陈列,借代演戏。今苏州博物馆藏有“沈万丰”所制的《牧羊卷》、《杨排风》、《四杰村》、《四郎探母》、《打龙袍》、《打金枝》等作品,生旦净末丑各式人物,眉目传神。木质底座上,还粘有红纸墨印“观西大成坊巷内”的标贴。

?

?说了苏州的戏文泥塑,再说无锡惠山的“细货”。

?惠山泥塑至清代为盛,在惠山脚下形成泥塑的专业市场,有“家家善塑,户户会彩”的说法。同治、光绪年间,惠山泥塑呈现绚丽多彩的面貌,除“大阿福”、“小花囡”等玩具外,出现了戏文泥塑,具有独特的风采。刘继曾《惠山竹枝词》咏道:“一篮土产客中添,五彩泥人样巧新。耍货招牌高挂起,骄儿欢喜价难廉。”小注写道:“以山泥作各种戏剧,彩画工巧,历久不坼。”由于这种戏文泥塑不用模印,全用双手捏塑,故称为“手捏戏文”。从此,惠山泥塑便有粗细之分,将模印制作可批量生产的泥玩具称为“粗货”;将“手捏戏文”称为“细货”。

?“手捏戏文”的产生,与戏曲的流传普及和地方经济的繁荣密不可分,晚清以来,昆、徽、京诸戏班都受到无锡观众的欢迎,特别是昆曲草台班,几乎长年在惠山山门外演出,于是泥塑艺人根据剧情创制了一出出戏文。光绪十六年(1890年),“胡万成”等七家泥人铺建立耍货公所,进一步推动了“细货”的发展。

?早期的“手捏戏文”主要取材于昆曲,有《单刀会》、《渔家乐》、《时迁盗甲》、《搜孤救孤》等,艺人们在捏制时,并不完全按照戏曲本事来处理情节,也并不完全按照舞台形象塑造人物,而是有所选择和侧重,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历史观和美学观来理解和创造。因此在同一戏曲人物的处理上,形象各不相同,促进了“手捏戏文”的创造。一般来说,“手捏戏文”的人物比例合度,形体优美,舒袍展袖,生动异常,且注重人物的面部神情,称之为“开相”,生旦净丑,一颦一笑,无一雷同。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惠山彩塑艺人丁阿金,他的哥哥丁福亭即丁驼子,也十分有名。丁阿金和周生观等改进了“捏段镶手”的做法,即将人物的头、身、手、脚分别捏制,然后再将它们镶接起来,故极为精致。丁阿金的作品主要以昆剧为主,有《拐儿》、《游殿》、《借靴》、《北饯》、《寄柬》、《挑帘裁衣》等,色彩鲜明,生意盎然,可称是“手捏戏文”的代表作。由于他对戏曲人物有深刻的观察,并经常请演员给摆姿式,故能善于把握戏曲情节的高潮,且擅长“开相”,使人物性格更鲜明突出。南京博物馆藏有他创作的《定军山》、《西厢记》、《渔家乐》、《教歌》等二十多出戏文。

?(上图为清代戏曲泥塑《浣纱记—寄子》;下图为清代戏曲泥塑《渔家乐—卖书》)

?原载《苏州日报》

?

?

点击搜索与:满庭芳·文苑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