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国画绘画文化:》老境情深叙别离—感于《张大千家书》

老境情深叙别离—感于《张大千家书》


本文为古代绘画文化之老境情深叙别离——有感于《张大千家书》,主要内容为一九八二年张大千送给外孙女小咪的画作 资料图片说起家书,它俨然是当今时代的“稀罕物”,视频语音会话,想聊就聊;交通高度互联,说走就走……等

绘画文化之【老境情深叙别离—感于《张大千家书》】在线阅读

20160919_003

一九八二年张大千送给外孙女小咪的画作 资料图片

  说起家书,它俨然是当今时代的“稀罕物”。视频语音会话,想聊就聊;交通高度互联,说走就走。技术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更影响着情感表达。曾经写满焦灼等待,未知企盼与遥远挂念的家书,渐渐都化作历史记忆。然而,它又是家族传承与血缘亲情的象征,时人虽不再写,却恒久追怀,念念不忘。

  自去年《重读抗战家书》掀起热潮以来,家书传统愈加受到我们珍视。因为,再先进的科技,只能实现沟通的目的,却无法取代书信背后的“仪式感”。家书让情感交流有了物质载体,可供后人反复回味。“惜字敬纸”的传统更使亲情得以“提纯”:原始素朴,浓烈真挚。可以想见,在烽火离乱时写下的文字,必是不得不发的肺腑之言,萦绕着深沉别离之痛。

  张大千作为20世纪蜚声海内外的书画大家,其家书又有怎样的面貌?包立民编著的《张大千家书》让我们得以管窥张大千生活的诸多侧影,理解其晚年感伤。全书不仅收录其与哥嫂、子侄的信件全文(配以影印件),还对每封信作了背景解读与细节分析,既有张氏后人提供的珍贵照片,又有其画作的镶嵌照应。可以说,一部家书集竟融汇了诗、书、画、像的“大千”,实在难得。

  很显然,编者看重家书的文献价值,试图将其作为画家年谱、画史、经济生活、身体状况及家族关系研究的侧翼,正本清源地辨析张大千旅居海外的苦衷隐忧,我们却从中感受到一个“没有艺术光环”的张大千。因为,这不是同道间的“谈艺论道”,也不是文人间的“酬唱对答”,它完全是亲人间的嘘寒问暖和离愁别绪。

  与艺术无关,却又时刻显露着艺术家的真性情。这就是不忘旧恩,体贴细腻,爱护子侄,维系温情。对三哥三嫂,张大千视若父母,有着别样深情。三嫂是个老嫂子,“小的时候,穿衣做鞋洗澡都是她照料的”,“真是当她母亲一样”。三哥资助他的艺术道路,四哥教他诗文,二哥带他学画,却英年早逝。兄嫂爱的汇聚,造就了他重情重义的博爱情怀。

  见其字如见其人,见其画若见其骨。张大千的封封家书更是已入“老境”的书法珍品。笔力苍郁雄奇,相伴苦闷的恣肆;章法神完气足,带着随性的不羁;结字荡气开合,透出目疾的折磨。它笔笔都是对亲人的“自明心迹”:卖画的一生也是担荷家族兴旺,维系血缘亲情的一生。

  家书本是私密家事的烦琐细屑,故能出版流传者,全在于其确立了家国义理、行事担当的价值典范。优秀的家书,并不仅因其是名人所写,而是它超出了“私情”,达到了“亲亲”的境界。这是一种言教:它告诉你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弟的责任,教会你为家族、为民族、为社会的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