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青铜文化:》历代铜钱(图)-铜钱

历代铜钱(图)-铜钱


历代铜钱(图)青铜的历史 青铜铜钱

骑士贮贝器,西汉,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出土,云南博物馆藏。

骑士贮贝器(为贮存作为流通货币的贝而设计的一种器皿),

西汉,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出土,云南博物馆藏。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壳,产生于原始氏族时期,由于贝壳不容易得到,又产生了用各种材料仿制的贝,如蚌壳贝,兽骨贝、玉贝等,到了商代,青铜也被铸造成贝壳状的小货币开始流通,成为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铜仿币。

从商代到春秋,铜仿贝和海贝、蚌贝、骨贝都在同时使用。铜仿贝的形状跟海贝差不多,一面隆起,一面凹陷,中间有一道纵向的沟槽,沟槽有直有曲,直的叫“直沟”,曲的叫“月亮沟”,在沟槽两侧边缘还有横向的齿纹。

战国时期,齐、赵、燕三个大的诸侯国铸行了一种刀币,是仿古代文具削刀而制,因当时未发明纸,字写在竹简之上,削刀即用于削竹片和削错字,是当时文化人的标准配备,刀币上亦有二到四字。

这些刀币、布币币制不同,各国间的贸易结算十分不便,故秦国统一中国之后,废除列国货币,而以秦国的方孔圆钱为统一法定货币。这种币正面有两字,自右向左为“半两”,是记钱币重量的。外圆内方,中间为方孔,便于用绳线穿串。

秦代半两是十二铢,但实重并不足十二铢,到了西汉仍仿照秦半两铸币,但更加名不副实。到汉武帝时,决定铸名实相符的钱,钱名也按实际重量确定,汉武帝确立了“五铢”作钱名,并在钱边缘加一圈凸起的边,由于五铢钱铸造得精致规整,大小合适,外又有边圈,久用后很光滑,所以深受欢迎。直到隋代,各朝一直用五铢钱作钱名。

东汉末年,铜钱流通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剪凿线,也就是把足分量的五铢钱剪凿成钱芯和外圈,变成了两个钱来用。这种现象源于当时一些人私下铸钱,偷工减料,五铢钱越铸越小,名为五铢实不足两铢,那些手持足分量五铢钱的人自然觉得吃亏,便想出这一招来对付,把当时和前朝的足量五铢钱,能凿即凿,此后,各朝遇到有劣币减重出现时,也出现这种情况。

王莽篡汉后,也对币制做了很大改动,恢复了已停用很久的布币和刀币,在刀币上加了个方孔圆钱,并铸上名称和价值,这些货币的面值比以前都大得多,如一刀平五千,另有一种“国宝金匮直万”则要当一万,这种大额货币的铸造造成后世很多皇帝仿效,以搜刮民财。王莽铸的钱在文字笔画上有一定创新,上粗下细,被后世称为“悬针书”。

三国时刘备铸有“直百五铢”,大小和东汉五铢钱一样,却当一百个五铢钱使用。此后的直百钱更小,用这种办法,刘备很快就聚敛了一笔财富。吴国孙权则采用加大铜钱直径至3-4厘米,同时将面值放大到五百。

至隋朝建立,仍铸五铢钱,但重量已很标准,轮廓较宽,五铢前也不加年号,“五”字为篆书,交叉的两笔一种为直,称直股,一种为曲,称曲股。

唐朝时,李渊改钱称为通宝,并在前边冠以“开元”二字,即开元通宝,前后行用了280余年。

到了宋代,货币经济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铸钱数目及种类都很多,现存的古钱币中,80%以上都是两宋钱币。当时,皇帝常常亲自书写钱文,称为御书钱。

元朝时期,仿汉族年号铸有“至大通宝”,又用蒙古文字八思巴文铸有“大元通宝”,晚期铸钱名“至正通宝”,钱面为汉文,钱背面有一八思巴文,记数或记地支。

明代朱元璋仍用年号作钱名,为“洪武通宝”,并命各省自铸,且必须在钱背上加铸各省的简称,以杜绝一些省份偷工减料。

清代时,曾有为康熙祝寿而铸的“康熙通宝”罗汉钱,意为祝康熙像罗汉一样长寿,主要是在钱的文字上作了一点改动,熙和通字比正常流通的钱币中的两字各少一竖、一点,太平天国时,咸丰为解决钱荒,仿前人铸大钱,引得物价飞涨,只得停铸,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经朝廷许可,从英国进口机器和工具,在广州制作铜钱和银元,铜钱仍叫“光绪通宝”,但在钱背上用满文记有“宝广”,同时用汉文记有“库平一钱”,记钱的重量。

辛亥革命胜利后,曾有福建、云南铸有“民国通宝”和“福建通宝”,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后也铸有带飞龙图案和洪宪年号的铜币,这三种铜币都成了短命货币。

点击搜索与:青铜的历史 青铜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