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丝绸文化:》明清时期蚕丝产区的扩展-明清丝绸

明清时期蚕丝产区的扩展-明清丝绸


明清时期蚕丝产区的扩展明清 蚕丝 丝绸明清丝绸

明清时期,蚕丝产区分布有了较大改变,除了江南,四川等传统产区外,西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山东及两湖地区也得到很大发展。

四川丝绸在全国的地位从明代已有所下降,以前安排在四川生产的皇室用的高级锦缎,已转移到了苏州、湖州、杭州等地。清代时,川东地区的綦江等地也开始蚕桑生产,使四川除了蜀锦,又有了巴缎。乾隆年间,綦江等地还从遵义传入了柞蚕,而放养柞蚕,是山东历城人陈玉壂任贵州遵义知府时从山东传入的。清末时,四川又引进浙江蚕学馆的优良蚕种,移植湖桑和鲁桑,使四川原来的土种黄丝变得白而洁莹。清光绪时,成都有机房两千处,织机万余架,机工四万余人;南充有机房三十家,生产花素绸,花素绫等;阆中的“水丝”细而光滑,产量较大,在明代就供应山西织潞绸,并运销全国;乐山、宜宾、绵阳、新都、合川等地,城乡都有丝织工场和机户。三台万安寺在光绪年间还创办有禅农丝厂,是四川采用新式铁机缫丝的开始。

珠江三角洲的桑蚕丝织业在明以前已经有较好基础,明代时,已有记载说“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清朝时,由于政府坚持“闭关自守”的政策,对湖丝和丝织品的出口,一再严加限制,乾隆还明令洋商只准贩运次级的湖丝,数量上也有限额,上等湖丝和䌷绫缎匹,则一律禁止外运。而且限定广州为我国惟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于是洋商只得退而求其次,就近采购珠江三角洲所产的蚕丝,这就刺激了珠江三角洲蚕桑业的发展。由于蚕丝生产比水果稻作收益更大,广东农村地区多改果基鱼塘为桑基鱼塘,伐果树改种桑树,特别是乾隆年间,由于国外资本主义发展,广东生丝大量销往国际市场,于是出现了稻田改作鱼塘,废稻植桑的高潮,不少地区成为蚕丝专业区。到清末,珠江三角洲每年的蚕茧产量已仅次于江浙而超过四川,成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丝绸产区之一。广州的名产粤纱曾誉满天下,粤缎、剪绒、莨纱绸等也是广东特产。

山东丝绸在清代发展较快,特别是柞蚕生产繁荣。以淄博周村为中心,丝绸作坊甚多,生意兴盛,成为“天下之货聚焉”的大镇。由于全省各地的蚕茧大多运到这里出售,吸引了许多富商来此投资设立机房,大的机房如永泰拥有织机二十余台,机工上百人。清朝末年,山东的半岛地区年产柞茧已达12500吨左右。烟台及其附近为缫丝业集中区,织绸业则以昌邑县等地较为发达。

西北地区的甘肃,新疆,蚕丝生产在清朝后期也得到较大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清代重臣左宗棠在西北期间的大力推广。他从湖州招募了蚕桑工人和丝织工匠到新疆,教民植桑养蚕及缫丝织绸,他还亲自在肃州栽了几百株桑秧。1884年新疆建省,又设置了蚕桑局,继续负责推广蚕桑,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茧丝产量达到了70万余斤,和田,于田等地有织户1200余家,主要产品有回回锦,夏夷绸,和田丝毯等。

点击搜索与:明清 蚕丝 丝绸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