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西藏的文化艺术:》藏族舞蹈的"谐"与"卓"-高原歌舞

藏族舞蹈的"谐"与"卓"-高原歌舞


藏族舞蹈的"谐"与"卓"果谐,锅庄,西藏,艺术,民族,民间,舞蹈高原歌舞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 4省内各地区。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

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颇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独具表演性的各种《鼓舞》和集体自娱性的《弦子》、《锅庄》等,都是倍受藏族人民喜爱和广为人知的舞种。

藏族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如果从音乐节奏和舞蹈的风格、点来进行划分,种类之多令人瞠目。但如果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囊玛”和“羌姆”4大类。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果谐

《果谐》,是流传在后藏广大农区,深受藏民喜爱的自娱性圆圈舞,有着“西藏农村歌舞”之称的美誉。每当节日,人们边歌边舞可通宵达旦。伴随着由男女轮流的领唱与合唱,赞美家乡景色与倾诉爱情为主的优美歌声,人们跳着 3步一变、顿地为节,步伐扎实稳健,节奏鲜明的连手舞蹈。当作舞的速度逐渐加快后,所有舞者用节奏鲜明的全脚掌重步落地的跳跃,把歌舞推向气氛热烈的最高潮。

而山南地区《果谐》的形式,却是先由各站半圈的男女在轮流歌唱,沿逆时针方向行走到歌唱结束,才在领舞者“谐本”发出的“休休休休!”或“次次次!”的叫声后开始舞蹈。舞蹈一经开始,就只见男女舞者分别以极快的节奏轮流跳着一段段舞蹈,似乎是在进行男女舞队之间舞蹈速度的比赛,令人紧张而兴奋。直到这种热烈的快速舞蹈进行数遍后,领舞者在众人舞蹈的同时,加入一段快速而幽默的“说唱词”后,大家才在一同发出欢乐而激动的“休休休休!”叫声中结束舞蹈。

锅庄

《果卓》,即是汉语谐音的《锅庄》,随着汉语在民族地区的普及,现在在各省的藏区,基本已都使用《锅庄》这个称谓。圆圈形式的《锅庄》舞蹈,是所有藏民极为熟悉和喜爱的自娱性舞蹈。但出于各地区方言不同,有着多种叫法。例如:在萨迦地区被称之为“索”;工部地区称为“波”;而在藏北的牧区又被人们称作“锅庄”等。

《锅庄》 起源于古代藏民围绕篝火或室内锅台,进行自娱性的歌舞。舞蹈动作中包括对动物姿态的模拟、相互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锅庄》的风格和特色,因受农区和牧区不同地域与文化的影响,在形式、风格以及跳法上,都有着不尽相同的风格与特点。

农区藏民们所跳的《锅庄》,分为缓慢歌唱和急速作舞两部分,速度由慢至快。开始时,男女各分站半圆,互拉手或搭肩。在轮流伴唱中甩脚踏步绕圈行走。当歌曲结束时,大家齐声高呼“呀—呀!”之后,立即在甩动长袖的同时,以快速的身前摆手、转胯、蹲步、转身等舞步进行舞蹈。当舞蹈进入高潮,还可加入呼号来激发人们的情绪,最后结束于无法再快的舞蹈节奏之中。

在牧区,《锅庄》舞蹈的形式与农区基本一致,但动作多以胸前晃手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和使用顺手顺脚舞姿为主,其余动态基本与农区相同。虽然牧区的《锅庄》也很活泼、热烈,但却比不上生活在广阔平原上的农区《锅庄》,在舞蹈风格与动作上的豁达与豪放。

流行于甘肃南部藏区的《锅庄》,与西藏自治区内的《锅庄》相比,又另具特色。在甘南藏区,男女老幼人人皆能参与和跳得一手动作幅度大,踏跳、运转自如,地方风味浓厚的《锅庄》。每当年节庆典或朋友聚会,在交谈不足以尽兴时,人们就会兴高采烈地跳起边歌边舞的《锅庄》来获得情绪上的最大满足。此外,甘南地区的藏民,有逢节日必举行“千人《锅庄》” 的传统和习俗。届时,各个乡镇赶来赴会的万余名藏民,身着绸缎盛装、佩饰家传珍宝,在数千人集体作舞的舞圈之中踏地为节、挥袖旋转。放眼望去,在整个碧毯铺地的草原上,似开满了五彩缤纷会跳动的花朵。这些沉浸在无限欢乐中的人们,在这即可跳于灿烂阳光之下,又能围绕篝火作舞不止的《锅庄》中,忘却了疲劳和烦恼,忘却了黑夜后的明天,在《锅庄》的欢乐海洋中从此结为朋友,约定着来年盛会时的再相逢。

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人民把西藏的最高处,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萨迦以及阿里一带,统称为“堆”,流行在这里的农区自娱性圆圈舞,被人们称做《堆偕》。《堆谐》的最大特色与区别,是在人们以歌唱伴舞的同时,添加了乐器六弦琴。后因从《堆偕》中派生出表演性的男子《踢踏舞》,而是《堆偕》逐渐盛行于拉萨等地。

拉孜的堆谐

拉孜的堆谐

《堆谐》的历史十分久远,至今可见在公元10世纪时,建于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朝宫堡集会议事大厅的壁画,绘有身着长裙、体前交叉连手、右脚在前左脚略后,面向左转的10名少女的《堆偕》舞姿。其情状与仍盛行于当地,被称为“旋”的《堆谐》舞蹈姿态几乎不差分毫。在藏族所有自娱性圆圈舞中,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是《堆谐》所独有的形式。

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男子《踢踏舞》,来自于《堆谐》。公元17世纪以前,《堆谐》只由歌曲伴舞,后来六弦琴“扎木年”作为伴奏乐器进入后,逐渐担任起舞蹈伴唱歌曲前奏、间奏和尾声的演奏,使原来的《堆谐》随之在舞蹈形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六弦琴的加入,使《堆谐》渐渐摆脱了原有受唱词、句、段作舞的限制,而成为能随不同节奏乐曲进行多种舞步变化的舞蹈。

至17世纪中期,一次在一年一度的“雪顿节”上,各地藏戏团云集拉萨。当时,在后藏“穷巴藏戏团”的藏戏中,穿插了由六弦琴进行伴奏的《堆谐》男子舞蹈,舞蹈的不拘一格和欢快、热烈,引起了人们不约而同的新奇和惊喜。从此,这种舞蹈开始传入拉萨。后经民间艺人们的相互交流与提炼,在原有的基本舞步上,强调了后半拍起步,并创造了用脚踏出节奏响声的新步法,对舞蹈结构和套路进行了重新的规范,从此,一个新的舞种——男子《踢踏舞》便脱颖而生。以后,在伴奏乐器上又逐步增加了洋琴、笛子、胡琴、串铃等,使男子《踢踏舞》成为表演性舞蹈登上了舞台而倍受人们喜爱。

以后,一人们为了丰富《踢踏舞》的音响和技巧性,在表演者的脚腕或小腿上缀满响铃,使响铃和踏脚声同起同落,甚至能掌握铃声在踏脚过程中起、落的高难技巧,已成为衡量《踢踏舞》水平的一项标准。

《谐》,是即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曾盛行于现四川省的巴塘、昌都、甘孜和青海省的藏区,但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弦子》。

每当节日,人们聚在一起,跟随着一位或几位手持胡琴,边拉琴伴奏边频频起舞蹈的伴奏男子之后,甩动如云长袖在歌声和琴声的相互变换中,翩跹起舞,乐而忘返。《巴塘弦子》 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令无论是舞者还是观者都陷于无尽的陶醉而难以自拔。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为“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

藏族自古认为,“鼓”能给人带来吉祥与欢乐,是求得神灵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节日舞蹈中,必须要进行击鼓作舞的表演。

西藏的山南地区流行着一种身挎扁圆形腰鼓,双手持马蹄形鼓棰边敲击边作舞的男子鼓舞《卓谐》,就是人们极其喜爱和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鼓舞。据说,这种“大鼓舞”产生于 8世纪左右,藏戏创始人,白教喇嘛汤宗杰布为修建铁桥造福于人民,组织歌舞表演班子四处义演过程中,所创作的。当年击鼓作舞的形象,至今可在西藏著名唐代建造的桑鸢寺金城公主殿内,硕大的“庆贺桑鸢寺落成图”壁画上看到。那些身挎扁鼓挥棰作舞,栩栩如生的“鼓舞”形象,与现在《卓谐》的舞姿几乎仍无所出入。

热巴

热巴舞

《热巴卓》和《热巴》都属于“卓”中的表演性民间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难以分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热巴》是指过去流浪艺人卖艺为生,所表演的杂艺歌舞节目。其中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三部分。流传在昌都、工部地区以及云南、四川省的藏区。

而《热巴卓》则是以表演“铃鼓舞”和各种高难技巧的舞蹈。《热巴卓》的表演,在由专人向大家致以吉祥、康乐的祝词后,由男持铜铃、女持扁鼓和马蹄槌翩跹起舞中,拉开舞蹈的序幕。他们先以围圆圈跑动的舞蹈打开所需用的场地然后,由女子先表演集体鼓舞,在人数不限,刚柔相济的少女舞蹈中,以“顶鼓旋转”、“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鼓技,表现出藏族女子舞蹈所特有的婀娜风采。之后,是在女子击鼓伴奏下的男子单人技巧性舞蹈表演。

英姿飒爽的健儿们,一个个在呼叫声中,以“躺身蹦子”、“躺身平转”、“踢腿跨脖”、“单腿跨转”和“兔子跳”等动作,博得在场观众的连连喝彩。在观众的要求下,随伴奏鼓点,还可以增加表演有着不同套路和高难技巧的女子“鼓舞”。舞蹈的快速、激烈、翻腾旋跃,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舞动,与节目最初所表演的女子集体“鼓舞”形成了阴柔之美与阳刚之气的强烈对比。无论是《热巴卓》还是《热巴》中的“铃鼓舞”,因演出内容的丰富和舞姿的优美、技巧的高难而被人们所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流浪四方的《热巴》没有了,但文艺工作者曾根据《热巴卓》编创的舞蹈《草原上的热巴》,却在世界舞蹈比赛中获得了铜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点击搜索与:果谐,锅庄,西藏,艺术,民族,民间,舞蹈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