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武术文化:》武人之道 ZG武术的文化内涵-武人之道

武人之道 ZG武术的文化内涵-武人之道


武人之道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武术,文化,内涵,精神,武德,中医,宗教,哲学武人之道

在外国,中国的武术被称作“功夫”。长久以来,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很多人因为爱上了功夫,最终爱上了中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功夫并不是电影上华丽的拳脚与特技,也不是银幕上漫天飞舞的剑仙。真正的中国武术,是清晨老人们的打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是如游龙般潇洒自如的剑舞,是如猛虎般威风八面的刀术。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从来无需证明自己,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国的武术,中国的武者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武德,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认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但是,武德事实上是一种伦理观,所以我们应该从论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

我们认为,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道”主要指一 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道德”两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武德。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自从有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隋律》、《唐律》至今,武德从未与法律发生过冲突。和道德一样,武德的实用范围也比国家法律更广泛。我们提倡武德,应在国家法律前提下,和国家宪法及其相应的一切规章制度相统一,相一致。

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

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术,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习武者还应努力克服传统武德中的种种陋习:

首先克服传统武德中的武术传承的封闭行和保守性,具体表现在血缘化倾向和区域性两个方面。

其次是在尊祖师习俗上浓厚的迷信色彩,由此形成的不少清规戒律和续家谱、立牌位等歪风及恪守祖训、祖道的风气。它压抑了武德思想的进步发展,扼杀了创造能力。

第三是唯我独尊的“宗派之争”的封建意识侵蚀武林,为争正守而相互讽刺、排斥、讪骂,甚至大打出手。其根源在于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狭隘、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下形成的封建性的社会思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用下的产物,是这种历史劣根性的反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性和片面性。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武术的真谛在于重德。

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

武术与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以《易经》的“阴阳八卦”、《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学说”为核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博大的系统性、鲜明的主体性。它既是对其它意识形态的归纳和总结,也对其它社会章识形态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武术,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哲学思想中通变思想、文感相斥思想和发展变化思想的左右。历史上许多武术家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古代的哲学思想来分析解释自己演练的拳法,并能融会贯通地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拳种。明末出现的所谓“内家拳”,以及后来的太极挚、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种对拳理的解释,都与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连,含有丰富的哲理性。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同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太极拳的拳理正是由武术家们根据自己长期的锻炼实践,把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同拳术动作的运动规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而加以解释的。如动与静、过与不及、曲与伸、柔弱与坚刚、直养与曲蓄、合与开、张与弛、抑与扬等等对拳理的精辟论述,都是阴阳对立统一原理的不同表述方式。

始于明末清初的形章拳,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用“五行”哲理对它们进行解释,以示相生相克的拳法变化。

直接以“八卦”命名的拳术“八卦掌”,虽起源于清末,却也是武术家将拳术中的攻防招式同古老的“八卦”说相结合的产物。八卦掌沿圆走转的形式按八个方位进行,直接取形于“八卦”,而从事法的随走随交、纵横交错,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深邃意境中,则可以看出是取意于《易经》,把八卦的无穷变化看成是有规律的,是在数的序列中周转、运动和变化这一发展变化观的。

以查拳、华拳和少林拳为代表的长拳类拳术,也同样融古代哲学思想于一体。如少林拳讲究“逢刚柔化、逢柔刚进”;华拳强调“阴阳二气”的对立因素;

查拳主张“刚柔相济”等,无不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在宗教的形式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阴阳学说、五行说、八卦说等,虽然都试图运用阴阳的对立关系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运用多种自然物来解释万物生成的本源,但它们仍被禁锢在宗教观念的体系中。这就使得武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影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而在许多武术著作中都可以不同程度地窥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

总的说来,中国武术作为人类自身完善的一种手段,它是与华夏种族精神完善的手段——哲学一道建筑起中国文化大厦的。作为精神最高产物的哲学,对于

人类其任何肉体的和精神的完善手段都起着指导作用,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武术与中国宗教

中国的宗教严格说来是一个复合体,是各种文化观念、伦理观念、社会观念的综合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发生过一定的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武术与宗教有者不解之缘。我国最古老的拳种之一的少林派拳术就曾与佛门发生过密切的关系。驰名中外的少林寺在佛教鼎盛的隋唐时期以“武”名扬天下。“内家拳”的产生与发展,同道教的神仙方术理论及其在“养生术”方面的尝试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后来的“太极拳”,“八卦掌”等以柔为主的拳种,则是把拳术动作与道家的“导引”,“吐纳”相结合创造出来的。还有,在伦理理念上习武者所奉的“尊师重道.孝悌为先”、“十戒”、“五不传”等等则直接反映了儒教《三纲》、《五常》的思想。

正是由于武术与宗教这种特殊的关系,在宗派门户的影响下,出现了为争“正宗”,“真传”面假托、附会“神仙”、“佛祖”的现象。这种情况对武术的健康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我们可以从杜会生活的多方面来证明武术与宗教间的关系。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童识形态对武术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个详尽的考察,将有益于澄清一些历史事实,破除有些人头脑中对武术的神秘观念,使武术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武术与中医

武术与传统医学同属人体文化的范畴,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领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传统医学是在唯物主义元气论的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根本特点与优点就是它的整体综合观与阴阳辨证观,并进而提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互相依存。武术则将传统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另外,武术与传统医学的骨伤科也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不仅中医的理论指导着武术的养生与技击,如传统医学中的点穴、拿脉、解骨及救治偏差术等直接用于自卫与技击中,而且武术的某些功法也丰富了中医伤科的治疗技法,如中医伤科的“一指禅推拿”、“拍打疗法”等。武术与中医的结合,不仅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养生、功夫按摩、武术伤科、伤科针灸、运动医药、练功疗法、救治偏差、特种功夫等八大技术成果以及一大批有关的学术著述,而且这种历史结合必然有力地促进二者在今后的共同发展,成为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主题曲。

名家论武

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由来已久,我们从武术的“武”字就可以进行分析。

佘志超:“武”字可以拆分成“止”和“戈”两个字。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动干戈就是打斗,就是战争,止字就是停止的止,就是不要动武。那么,为什么武字的结构竟是“止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戢兵”就是把兵器收藏起来,也就是说,武的本义是收兵,所以“止戈”为“武”。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精神底蕴,就是止戈,就是不要动武。或者说,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致中和”的精神,是道家学说中“无为无不为”的精神。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中,写到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任何招式,所谓无招胜有招。这就是深深契合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而作出的结论。

乔凤杰(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对于做人的特别重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高度集中而经济高度分散的特殊历史背景等,使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使中国武术客观成为几乎中国文化全部内容的载体,客观成为了中国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符号。正是因为此,很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除了是要满足其掌握武术技法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想通过练习中国武术来深入学习与深刻体验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精神,本来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在武术实践中的落实。不蕴含中国民族精神的武术不能被称为中国武术,所有的中国武术都必须也必然蕴含着积极的民族精神,因此,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培养中国民族精神的过程。

陆草: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中国武术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它既不同于那种张扬自我、崇尚刚猛的欧美拳击,又不同于极具岛国文化特色的日本空手道,也不同于带有浓烈热带丛林气息的泰拳。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佘志超:如果说,中国武术只是具有神奇的一面,那么中国武术还不足以为国人和外国人所称道,更重要的是,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武术不仅具有神奇的一面,而且提高了品质,具有了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境界,这就是不少外国人把太极拳称之为“哲学拳”的原因。

中国武术还具有审判价值和健身价值。特别是太极拳,讲究凝神静气,身气合一,中正安舒,从外形看动作柔和,但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柔内刚,阴阳转换,这不仅有外形美,而且有一种精神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看专家打太极拳,浑身上下都有和谐的美感。又如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全身动作浑如一个整体,有一种整体的美感。

武术的内外功,直接继承了中国佛家和道家的修持方法,中国现代流行的气功,许多流派都是从中国武术的内功中继承的,对于健身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