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汉字文化:》最容易念错的汉字-认识ZG

最容易念错的汉字-认识ZG


最容易念错的汉字汉字,错字,最容易念错的汉字,咬文嚼字认识中国

  如果你每每都能读准这些字

  听者的反应有两种可能——

  一是,您真有学问!

  二是,您说什么呢??

  每次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的时候,总会在一楼大厅悬挂的一块大告示牌前徘徊张望一阵——那上面有总编室定期张榜公布的主持人读错字的总汇,看着真长知识。

  本身是写字的,写错字是常事,不过现在写字都用电脑,输入法越来越先进,敲出一个字跟着就是一大堆词组,选一下就OK,一般出错也不会太多。

  但主持节目乃至平时说话就不一样了,耳朵里又没有个耳机随时提示着,时常就会读错很多字;重要的是错了都不知道自己错了,如果不认真学习,真有可能把读错字进行到底。

  有一些字读错完全是因为口音,比如一部分东北或内蒙的朋友(比如白岩松老师)就习惯将“而且”的“且”(三声)念成四声的“窃”;还有一些东施效颦操着港台腔的人以读错字音为荣,若是这两种情形,那改正起来就不容易了,难度跟抽烟的人戒烟差不多。

  小学二年级至少有一个学期,我总是把陌生的“陌”读成“百”,不知被老师呵斥了多少次,只因语文课上学这“陌生”这个词的那天正赶上生病了没去学校,结果就成了“不知者不怪”了。

  生活离不开说话,这与做不做主持人无关。中考、高考都有正音题,所以学生在这方面不会出什么的错,只是像吾等远离学校多年且一把年纪的人,习惯性读错字就成了家常便饭。

  结合自身的经历,结合周围人的情形,再结合广播电台那告示上的内容,现总结出通常情况下最容易读错的10个汉字(其实并不是最偏难生涩的一类)——如果您不是在校学生,如果您手里没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如果您能读准80%以上,那么请允许我由衷地说一声:“老师好! ”

  1,结束的“束” shu 四声(同“树”);而不读——结“素”

  2,强劲的“劲” jing 四声(同“净”);而不读——强“禁”。[请对此条有异议的朋友认真查阅一下最具权威的词典之后再发表意见,以免贻笑大方]

  3,召开的“召”zhao 四声 (同“照”);而不是——“招”开

  4,迁徙的“徙”xi 三声 (同“喜”);而不读——迁“稀”

  5,勉强的“强”qiang 三声 (同“抢”);而不读——勉“墙”

  6,粗犷的“犷” guang 三声(同“广”);而不读——粗“矿”

  7,扪心自问的“扪”men 二声(同“门”);而不读——“懑”心自问

  8,良莠不齐的“莠”you 三声(同“有”);而不读——良“又”不齐

  9,瑕不掩瑜的“瑜”yu 二声(同“鱼”);而不读——瑕不掩“玉”

  1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an二声(同“言”);而不读——天下没有不散的“厌”席。

  下面用最标准的读音将上述10个词语集中在一句话之中,您“听”着感受一下——

  “我们之间一切都结束了,在圣诞树还未及装点的时候;纵使北风不够强劲,消息也足以不胫而走;还需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吗,即使留下几张亲密的照片又有什么意义?

  “两颗温柔的心曾经在不停的迁徙中相遇,那是千禧之年;后来的我们却都变得无比粗犷,直至广种薄收;扪心自问,昔日热烈的情感街市如今为何沦为门可罗雀?

  “不必勉强,毕竟抢银行不能让人成为富有;良莠不齐的人群,唯叹有多少知己可以两情相悦?

  “瑕不掩瑜,美好回忆于无声处;奈何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言多必失……”

    (来源:和平论坛)

延伸阅读:2008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编辑部,30日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2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

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íng’àn,但国人普遍将其误读为qīng’ān。

今年高考,许多中学生使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该是“震撼”。“撼”为手旁,意思是以手摇物。“憾”为心旁,意思是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2008年末全球性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等标题频频出现于报纸、网络上,其实这里的“狙击”应写为“阻击”。“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才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旅游景点爱用繁体字书写名人故居的说明牌,却往往将“故里”误写为“故裏”。“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

社会机构称谓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期间”不能单独放在句首使用,应该写成“其间”。

出版物上容易混淆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一些著名作家的笔下,竟然也会出现“只能望其项背”这样的病句。

财经术语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有时会被新闻媒体混为一谈。前者是指银行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近年来《红楼梦》被影视剧屡屡翻拍,“红学”登上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但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一再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咬文嚼字》编辑部负责人郝明鉴还表示,2009年,该杂志将集中精力,对《士兵突击》、《五星大饭店》等一批高收视率优秀电视剧的字幕进行“纠错”。(孙丽萍)

(来源:新华网)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