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木偶戏文化:》明清时期的木偶艺术-木偶戏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木偶艺术-木偶戏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木偶艺术中国木偶戏 木偶木偶戏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的木偶戏几乎与中国的戏曲齐头发展,形成了各地铺开、支派繁多、与当地戏曲紧密结合、各显风采的特点。木偶戏的种类主要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扁担戏、铁枝木偶、水傀儡和药发傀儡等。

杖头木偶

明代不仅流行杖头木偶,而且是杖头木偶戏传播四方的发展时期,

贵州石阡的杖头木偶戏,在明代已趋成熟,许多至今健在的杖头木偶戏老艺人袭祖辈技艺,已有7辈的历史。

广东有一种结构较为特殊杖头木偶,它没有通常的“命杆”,只是木偶的颈部略长,艺人用手直接抓住颈末表演,这种表演方式也称“抓颈。”粤西吴县,在清代还有“均天乐”大型杖头木偶戏班和木偶戏圩。老艺人郑寿山祖传的杖头木偶“有武生、二花面、花旦等头像,有的能眨眼,有的眼珠还能上下左右转动”。

临高木偶戏又称“佛子戏”。演员化装登台,手持木偶唱念做打,均与手持木偶同演一个角色。据传老艺人陈和成曾藏有刻着“康熙”、“乾隆”字样的偶头。

山西的杖头木偶戏,晋中以孝义为中心,晋南以浮山为中心。晋中的木偶艺人将木偶举过头顶,而晋南的木偶艺人只将木偶托于胸前,艺人藏于二道帘后演出,称为“隔帘表古”。

陕西关中凤翔府一带,杖头木偶十分盛行。由于木偶艺人表演细致感人,以至人们把陕西关中一带的杖头木偶戏冠以“西府跑台子”的名称。呼之日久,“西府跑邰子”便成了陕西杖头木偶戏的别名。

在北京则把杖头木偶称为“托偶”。

提线木偶

明代关于提线木偶戏的传闻,史料记载较多。据传福建的提线木偶戏,在宋代就已经很兴盛了。

明初,福建上杭白砂梓人赖发奎,塘丰人李法佐、李法佑兄弟及温发明四人,到浙江杭州学演提线木偶戏,引进了浙江高腔,带回了18个木偶,称“十八罗汉”。泉州提线木偶戏供奉的戏神“相公爷”,据说就住在“杭州铁板桥头”。

陕西合阳县的提线木偶戏,当地人称为“线胡戏”、“线猴戏”、“小戏”等,在明代已有发展。

明代的提线木偶戏不仅流行于杭州,泉州等城市,也流行于陕西、江西、福建等地的广大乡村。其演出的内容也不只限于“小杂剧”,而是能演出细致、复杂以及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清代的提线木偶也十分普及,清中期,陕西合阳的提线木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鼎盛繁荣的景象。

清末,江苏的兴化、苏州、南京都流行提线木偶戏。清末民国初年的提线木偶戏几及全国。而且传到海外。

布袋木偶

台湾学者认为台湾北部的傀儡戏,是闽西或漳州布袋木偶戏的支流。台湾北管布袋戏的道白是用漳州调。台湾的掌中戏大致是道光(公元1821年至1850年)、咸丰(公元1851年至1861年)年间,从泉州、漳州、潮州等三个地方直接传入的。

福建漳州的布袋木偶,一说是明穆宗隆庆(公元1567年至1572年)年间,由龙溪县的落弟秀才孙巧仁创造的。一说是300年前,泉州有个布袋木偶戏班渡海去台湾谋生,中途遭台风,漂流到漳浦县白石乡,当地人跟木偶艺人学技艺,由此,布袋木偶戏在龙溪地区各县流传。这两种传说虽有不一,但其共同点是福建的布袋木偶戏约产生于万历年间,同时传到粤西、广东湛江等地。

漳州布袋木偶戏,在清代后期,业余戏班遍布民间,专业戏班大量涌现,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

扁担戏

扁担戏是只由一位艺人表演,融合了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二者演出形式的木偶戏。由于担戏流传的地区很广,表演形式大同小异,所以它的别名也很多,广东称“单人帮”,湖南称“千担戏”,安徽称“肩担戏”,四川称“被单戏”,江西称“被窝戏”,河北、上海称“扁担戏”,北京还叫“苟利子”、“猴利子”等。

清末《燕市货声》记载了北京扁担戏的演出形式:一人挑担鸣锣,前馕后笼,耍时以肩担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戏台,下垂其蓝布围,人笼皆其中,笼内取偶人,鸣锣街哨,连耍带唱。

铁枝木偶

铁枝木偶戏也称铁线戏,流行于粤东及闽西一带。

根据《潮州市戏剧志》记载,铁枝木偶戏源于潮州的皮影戏。最初用稻草束为身形,泥塑为头,扎纸为手,着戏装,在偶人背后使双手各安长8寸至1尺的硬铁线一根。因一人在玻璃窗后操纵偶人,故称“圆身纸影”,后来费去玻璃窗,改成小戏台,用3幅竹帘为幕,艺人在竹帘后操纵偶人,改名为“阳窗纸影”。大约在清代末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铁枝木偶戏。

福建的铁枝戏,据说是太平天国时由广东饶平传入招安、云霄、漳浦东山、平和等县。

明代的水傀儡戏比宋代有较大发展,与明代相比较的清代水傀儡戏则没有发展。与水傀儡戏不同,药发傀儡戏在明代还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在清代,如果把烟火中的种种变化算作药发傀儡的话,那么清代的药发傀儡,无论理论还是工艺水平以及燃放效果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点击搜索与:中国木偶戏 木偶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