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木艺文化:》东方家具-木头与生活

东方家具-木头与生活


东方家具木头里的东方木头与生活

寻找紫檀

中国人对木头的感情在家具上体现得十分具体,他们都很喜欢一些有特殊木性的木头,比如,他们会用一种叫老鹰茶树的木材做碗柜,这是因为这种木材有防止食物变馊的功能;他们会用柏木做棺材,因为这种木材埋在地下很不容易腐烂;他们会用檀木做斧头把,因为这种木头很不容易变形,从而在安全上更有保证。

紫檀笔筒

紫檀笔筒

就是这种紫檀木,素有木中王者之称。紫檀生长得极其缓慢,民间的说法是,此木百年生一寸,五寸方成材,换算下来就得生长五百年,又因其越大就越有可能中空,所以又只有百分之一的终能一用。所谓“百年寸檀,寸檀寸金” 也就是这样来的,再根据中国的传统,只要是很不容易得来的好东西,大都要升格为皇室专用,所以,在清朝的某些年间,只有北京紫禁城、颐和园、北海等皇家御苑才可以使用紫檀,而民间是禁绝使用的。

紫檀之好,细究之下,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紫檀含有相当的油份,所以成品不会断裂;二是真正的紫檀木花纹本身已十分天然地美丽,不需上漆着色;三是质地坚硬,且纤维极为细腻,相互胶合力比一般木头强得多,所以,它最适合刻工精美的雕龙画凤,并且在成形后只需磨光上蜡,就能产生如锦缎般的色泽。也因其宝贵,所以,在“制料”的阶段,它就受到了特殊的待遇,首先是要经过长达十年的反复微烘与风干,直到它的油份被逼出来。所以,只要一家之中有一件紫檀木器,大都会当传家宝。上有所好,民风影从,皇室拼命征伐,民间也偷偷地开采,以至于中国清朝后期紫檀木就已很难一见,只有从国外去寻觅。

紫檀家具

紫檀家具

紫檀就这样只能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好在20世纪末期的北京建起了一座 25000平方米的紫檀博物馆,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花费大量时间收藏的明清家具,还可以领略到传统家具材料、造型、结构的展示,当然,这里也还可以看到各种佛教文化的艺术品、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工艺、320条姿态各异的蛟龙、微缩的故宫角楼、紫禁城御花园中的千秋亭与万春亭等中国古建筑景观。

紫檀里边暗含了太多中国韵味的东西,紫檀又太难找了,它所代表的东方性格与神韵,所呈现的透亮、细腻、流畅与精细的自然追求,必须要有个东西来承接与代替,找来找去,红木被发现出来,它已是当今的小康之家采用最多、最贵重的优质硬木,只是,这个传统红木的品种和名称多达十几种,如酸枝、老红木、新红木、香红木、红豆木、花梨木、新花梨、老花梨等等。

 

纹理与漆饰

中国人喜欢带自然色彩的东西,当然,这主要是指士大夫的口味来说的。 这个色彩,可不仅包含了木头原始的色彩、纹理,还有木头本身发出来的味道。这个几乎可以作为中国人集群审美趣味的追求是一步步演变而来的,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正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惯见了繁琐冗杂的装饰之后的一次心灵回归。只不过这种回归有时并不是渐进式地发展,而是,一个朝代繁荣既久,千纹万华,去除喧嚣,又加物阜民风,外界的刺激就有可能慢慢转到向内心的退守,而要是一朝倾覆,一切都被打乱,一切便都有可能重来一次。这也是所有文化逃不脱的一个周期率。

我们在一个大周期律上来讨论中国式家具,也就是试图通过家具这种具体的实物来认识中国文化,在这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里,试图从它的历史体系中,去探寻一种共通的民族风格和东方特点,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早在新石器时代起,中国人就认识到了漆的性能并加以利用。历经商周直至战国时期,中国的漆器就已很精美了,把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都可称为漆器。漆,一般称生漆,也叫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成分为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土漆的厉害在于它作涂料时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而且还可以根据浓稠程度或往里添加一些别的成分而配制出不同的色漆,这种漆在任何时候都散发着透亮的光彩。

漆像是一道围绕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光圈,也可以看作是一道美学的光环。随心所欲,随物敷色,那个经过美化的器物就和人的内心保持了一种高度的对称,这种对称是温暖的,也是自然的,就像是和树木商量好了,从自然中去借了一定的木头,加工打造成一个家庭里的成员,然后,再通过油漆印上这一家人的标记,不论是人,还是家具,或是这个家里的每一样家什,都就笼结为一个整体。

油漆成了一种习惯,就像把生食加工成熟食,油漆也是一种方法,一切东 西都要描成心里的那种颜色,那颜色当然也有自己的厚度和温度,精心陈设在家里的每一个地方,就为的是改变心里的颜色、厚度或是温度。所以,它一定是家居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可以增值的附加的一部分。

油漆产生了很多种方法,如描金、炝金,都是为了把自然的某些图案引入到家具之中,中国人在这方面一直都喜欢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把动物描画在家里,在木头搭建的这个类生态里,人就跟动物很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了。比较起古希腊人,他们很喜欢用植物叶子构成各类花纹图案,而中国人一直就喜欢有着自己强烈的民族符号的龙、虎、鸟、蛇这一类动物,中国家具也有植物花纹,但那是在唐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的。

 

榫卯

榫卯

榫卯

油漆与木头的胶合如果可以看作是一对阴阳的话,那么在更多的实木家具中,还有着更多的阴阳胶合。通常,在相连接的两个木构件上会采用到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也就是木工常说的榫卯,其中,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卯不但在木头家具中普遍使用,同时也常见于其他竹、石制的器物中。

中国由于地缘辽阔,族群众多,各地的方言土语在指称一个事物时往往有很大差异,榫卯的通用称呼或种类就有:棕角榫、抱肩榫、夹头榫、插肩榫、格肩榫、抱角榫、透榫、燕尾榫、勾挂榫、烟袋锅榫,还有罗锅枨、霸王枨等,其中讲究太多,名以其区别而设。榫卯是直追天然的努力,它连接木头构件的实用性,都可以视为木头家具的一个灵魂—这就又有点像说中国文化的灵魂一样,它藏得很深,它本来拒绝被拆,可对于一个外来者,你又只有拆开了才能看得出些名目,只是,就这一拆,什么好东西都就可能成为了糟粕,对待传统文化也往往有同样的情形。

榫卯在河姆渡遗址中就已有发现,当时的榫卯已有燕尾榫和企口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榫卯被用于受力不同的构件上。就这一个开头,定位了中国古代一些技术高超的工匠的努力方向,那就是不用外加铁钉等辅助连接方式,完全只靠榫卯连接起众多木构件,这个方法一点点成熟,直到盖起了体量巨大的建筑而仍不用一枚铁钉。

榫卯一般有六种结合方式:柱头、柱脚出榫;横向构件如额、伏、串之类,与竖向构件如柱之类结合;构件对接,均一头出榫,一头开卯口;纵、横向构件直角平接;两构件上下叠合、上下两构件于相对位置开箫眼,受暗箫;铺作上用斗。

榫卯有点像连接所有木构件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像软泥一样不择地方均可使用,它是一种结构精神,它本身不是为了复杂而复杂,是为了追求牢固、实用和精美。举T形结构来说,如果简单地用铁钉楔进,不但很容易改变木枨之间的角度,还会因铁钉的腐烂和锈蚀而使家具变形,而榫卯精确的插入式结构就可以完全保障其牢固度,并且不会老化;还有,最好的硬木家具材质都很坚硬,如果用铁钉还易造成木材爆裂,而用榫卯,万一出现磕碰,拆卸、维修或是搬运起来都很便利;再加之,家具毕竟是放置在家里的,随着气温湿度等等变化,难免会出现开口、张嘴等现象,本身就来自木头的榫卯结构多少也会相应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这就好像木头之间的事,也只有木头自己能解决。

榫卯结构提升了中式家具的艺术价值,中式家具不使用铁钉,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它就像一个持守了几千年规矩的老人一样,不变祖制,虽显沧桑,但仍能保护着木质的坚硬如初。

 

明清家具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期,油漆技术和工艺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由于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时代风潮的偏向,这两个朝代的家具都竞相寻找高级硬木,并在一般情况下抛弃了一贯的漆饰加工制作方法,而代之以突显木材自身的高雅材质、天然纹理和光润色泽,这就使得此时的家具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意韵,其品质和审美价值,使其进入了艺术品的行列。

明清家具

明清家具,直至今日,很多人还把它当作东方的标志

此时为什么有了那么多高昂的硬木?因为有了海运,特别是郑和下西洋,东南亚的花梨木与紫檀木大量涌入,又加之成为皇室的首选,慢慢产生出一种宫廷趣味,也就是使这些硬木家具负载了很多政治及伦理意义,并促成其在外在形制上的繁复奢华,雕漆、填漆、描金镶玉、陶瓷珐琅、文竹贝壳、宝石珍珠、字画题刻,没有一样不是艺术品,凑在一起就更是弥足珍贵了。

明式家具的总体风格依然是“高雅”和“典雅”。明代家具已是品种齐全、造型丰富,艺术风格渐趋成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具的成熟期。目前的故宫博物院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里,都收藏有大量明代家具实物。为什么好的家具发轫于苏州呢?由于郑和是从苏州七下西洋的,这个起锚地因而就成了明式家具产生和发展的桥头,即使到清代前期,中国很多地方的明式硬木家具都不难看出其苏州风格。当时,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过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给这些国家带去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而带回来的主要就是红木,红木份量很重,正好做压舱之用。

明代开一代家具的新纪元,其典型特征就是硬木的开发,此前,中式家具或有强调油漆或繁复的形制,但明式家具因用材反而讲究古朴雅致。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坚致细腻、高强度、色泽纹理均美的硬木,和西洋家具追求多雕刻、多手工、镶嵌木纹等特征相比,中国古典家具至此确立的风格是讲究硬度并也开始追求木纹,在木纹上饰蜡以表现其天然纹理和色泽,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明代文人的追求。

明代家具注重了人体与家具交流时的柔婉滑润,这是一个具有很大可塑性的开口,清代在继承这个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些外来文化,并逐渐形成如广式、苏式、京式等各具体系的家具,总体特征上,清式家具造型浑厚稳重、装饰上富丽繁缛、工艺则以技术精湛而著称。

总结一下,商周时的家具大多笨拙神秘;春秋战国至秦汉,也许是说客多,方便于坐的矮型家具发育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使性,家具婉雅秀逸,渐渐升高;有唐一代,家具跟国风一样的华丽润妍;宋时也许因了理学,家具简洁隽秀,像人一样高;至明式奠基了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并通过雍容华贵的清朝,不断分化而至今日。

点击搜索与:东方家具木头里的东方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