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木艺文化:》东方的曲线-木头里的道

东方的曲线-木头里的道


东方的曲线木头里的东方木头里的道

中国传统的房屋上,很少看到有粗笨的直线,从屋顶开始就已是这样,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中的美学追求,因为,它不是简单地造房子,它不是像个出露在外的楔子,而是,它在心里绕了一个美丽的圆弧,从地上开始,就准备与自然连为一体地向上生长。

中国式房屋都有50-66%的斜坡,坡面呈略向下弯的弧线,决定坡度及弧线的法则是举折或举架。举折是宋《营造法式》称呼,举架为清工部《工程做法》的通行叫法。斜坡屋顶的结构形式有一面坡屋顶、两面坡屋顶、四面坡屋、攒尖顶等多种方式。

曲线美渐渐成了一种思维方法,定型为一种记忆。木头本已极近自然,生性平和,但放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再次被加工,或以火揉和,或以刨刨圆,或以漆,或以举折等工艺,使得取用于自然的木头,要高于自然。住在这种建筑里的人,就这样被木头缓慢地改变着。他们的性格,就好像粘贴在木头房子及其相应的用具之上,随着木头的年轮,一环一环地滚过历史,被“抛物”成一条与大地相切割的弧线。

因为处处是曲线,好像不需要有明确的思想似的,房子好像也模糊成了一个个普遍性的魔盒。只是,在这个魔盒里,有很多东西一直在动,这个动跟曲线紧密相连着,除了向上飞动的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在建筑的结构上,甚至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到处都可见到轻盈活泼的飞动。

长廊,一道美丽的东方弧线

这道美丽的弧线很早就开始描画了,就好像是从树上一下来,人就以此弧线作为对大地的鞠躬。到中国的第一个盛世汉代,舞蹈、杂技、绘画、雕刻,无一不呈现出一种飞舞的状态,那时的图案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选取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其变形有点类似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风),这种对飞的临摹和想象,等到佛教一进来,慢慢发展出变形的“飞天”,从汉至唐,是中国文化中一条十分难得的想象力暴发的黄金走廊,充分反映了这个民族前进的活力。

昭明太子《文选》收录了王延寿所作的《鲁灵光殿赋》。这是汉代的最后一篇大赋,让我们到这座宫殿的内部去看看吧,在这个十分富丽的“建材家装” 样本里,有碧绿的莲蓬和水草,有龙在飞腾,有愤怒的走兽,有红颜色的鸟雀,有张着翅膀的凤凰,有转来转去的蛇,有伸着颈子的白鹿,有伏在那里的小兔子,有抓着椽在互相追逐的猿猴,还有一头黑颜色的熊,背着一个东西,蹲在那里,吐着舌头。当然,还有人,一群愁苦的胡人,附近是神仙与玉女,“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胶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最后一句“曲得其情”值得重复,因为这正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美学方法。汉乐府中的罗敷之貌,以及荷马所描写的海伦之美,都用的是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美学趣味很容易构成一种思维方式,凡事从“曲”处去想,就一定有超乎常人的发现。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宋代的一个狱卒发明了用构件纵横相贯、交错搭置的结构方法,用短木材构筑起了一条大跨径、无桥柱的飞桥。《清明上河图》中,汴京东郊一座跨越汴水的虹桥便是类似的折线木拱桥。

点击搜索与:东方的曲线木头里的东方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