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越剧文化:》浅谈越剧老调时期的音乐-轶闻文苑

浅谈越剧老调时期的音乐-轶闻文苑


浅谈越剧老调时期的音乐中国越剧 越剧 中国戏曲轶闻文苑

越剧,这个发源于浙江嵊县一带农村的地方剧种,自一九0六年正式从说唱走向舞台,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了新”方针的批引下,更加建康地成长起来,至今,它已被誉为“南国之花”,影响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市,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

当人们谈论越剧时,总离不开对其音乐的赞美,这固然由于音乐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何况越剧脱胎于说唱,长期以来形成了歌唱为主的特色与风格,所以更突出了音乐在越剧中的地位。越剧的唱腔曲调抒情优美、清丽婉转,它的伴奏音乐明快流畅、悠扬动听。此外,它之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还由于它长期植根于民间,与劳动人民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愿望和要求的一种手段。越剧是个年轻的剧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化各兄弟剧种之长处,从中国戏曲音乐的海洋中广泛吸取养料,从而在短短的七八年到了极大丰富和发展。

那么,越剧音乐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又有哪些代表性的曲调?

如果以女子越剧的兴起作分界,那末以前这一时期,可简称为“老调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他分阶段:

(1)[落地唱书]。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前,浙东嵊县一带是调腔、徽腔、绍兴“乱弹”的活动地区,并且还到处流行着多种民间的音乐、舞蹈、武术和民歌小调。这些古老的戏曲和民间文艺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艺术爱好关系甚密。当时,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劳动人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常聚在一起,演唱各种民歌小调,既调剂身心以自为娱,也借此民泄对现实生活和险恶世道的不平,抒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0年,内占外乱使地处东南的浙江沿海广大农村破产,加上连年旱涝,农业歉收,百业凋敝,劳动人民生活愈加贫困。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青年男子,以唱书为手段,一人或二人在每年秋收后到次年清明这段农闲季节,串村走坊沿门卖唱,换取底廉的报酬补助生计。由于说唱内容丰富多采,曲调又是大家熟悉的,加上这些说书艺人还有遇事随口编唱的能力,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这样,逐渐从沿门卖唱发展到茶馆、庙宇及其他场所,人们称之为“落地唱书”。由于说书既有演唱又有表演,初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的雏形,为向舞台剧形式过渡准备了条件。

那时说书的曲调,由于在尾声上总是有“四工合”、“哀哀呀”“呤呤调”这些衬字作帮腔,因此曲调就以[四工唱法]、[哀哀调]、[呤呤吓调]得名。

(2)[呤呤调]一九0六年,有几位说书人首次以“串戏”形式联合,反响极大。越剧自此正式从说唱走舞台,这个中国戏曲的“新生儿”终于呱呱坠地。当时唱的曲调就是[呤吓调]。因为[呤吓调]本是民间小歌,所以越剧又被称为“小歌班”。

[呤吓调]有[呤吓南调]、[呤吓北调]之分。[呤下调]音较高,唱时嘴巴张得很大,象是喊出来的,所以又叫[开口调]或[高喊风调];而[呤吓北调]则显柔和,唱起来较省力,故又叫[闭口调]或[平喊风调]。由于[呤吓]调粗犷朴实、节奏明快、至今在某些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如《九斤姑娘》、《抢伞》以及合唱、伴唱中依然可见。

[呤吓调]阶段,伴奏乐器仅有尺板和笃鼓。敲打时不断发出“的笃”之声,所以“小歌班又被称为“的笃班”。那时候,已初步形成板眼,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吸收其他一些民间小调,如“钱塘调”。“断工调”“哭调”等。

(3)[丝弦正调]“的笃班”演出的剧目如《赖婚记》、《借米记》、《倪凤扇茶》、《卖婆记》、《卖青炭》、《绣荷记》、《养媳妇回娘家》等,其内容多半都是反映农民的现实生活的,这些小戏形象生动,男人爱看,女人也爱看,连从不出门的大姑娘也躲在老人背后来看戏。这在封建意识尚未开化的农村城镇,被视为“有伤风化”。特别是当时上演的《黄金印》、《玉连环》、《麒麟豹》这些有明显的民主思想精华的节目,对统治者来说简直是一种大逆不道,所以他们到处禁戏。最后,“小歌班”被宣布为“与鹦歌淫戏相仿”,被列为“禁戏”。

艺人们从此无法在本地立脚,被迫离乡背井流向外县。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倒扩大了他们的活动范围,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向外“闯码头”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为了求生存,也为了不因形式的粗陋而被当局找到禁演的借口,艺人们决心对“小歌班”进行改革。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从音乐着后。当时有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名叫魏梅朵(也叫梅朵阿顺)。他自己会拉琴,还能唱许多曲调,如“余姚滩黄”、京剧、绍剧等。他很早就曾试用小锣伴奏来烘托演员上、下场,后来又想模仿“绍兴大班”用板胡伴唱,但由于缺乏经验而没有成功。

一九二0年是“小歌班”进入上海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的一年,他们总结出前几次“闯上海”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弦伴奏,为此克服种种困难,从家乡请来了三位“戏客班”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个专职乐队。由于“戏客班”原是农村的业余音乐演奏组织,平时常为村里的婚丧喜庆服务,不但能演奏很多民间乐曲和曲牌,也会打锣鼓,而且还能虽京剧、绍剧,他们与“小歌班”是朋友,因此也熟悉“小歌班”的曲调。当时,他们一进行研究和试配后,决定首先去掉原先的人声帮腔而改由乐器演奏以代过门;其次试着托腔,句间、句首加上过门;第三凡遇过场、喜庆就配上唢呐吹牌子。这些都取得了成功,一变以过去单调乏味的舞台效果,听起来比以前满台“的笃”这声显然“文气”之了。所以,自此以后,“小歌班”双叫“绍兴文戏”了。

当时,“戏客班”的这三位乐师职司是;鼓板指挥兼击小锣;胡琴半虽兼吹唢呐;击小鼓、斗子(一种形似月琴但比月琴稍长、音色铮铮的弹拨乐器、原是绍剧主奏乐器之一)兼敲双件(大锣、饶钹)。因为他们当时在胡琴上拉的过门就是借用绍剧的[正宫调](简称[正调],1-5定弦),故而得名[丝弦正调]。那一阶段的音乐曲调显然比[呤吓]阶段稍显丰富、唱腔有[慢板]、[慢板]、[中板]、[十字调]、[哭调]、[倒板]、[清笃快板]以及民间小歌、京绍曲牌等。

“老调时期”常见的音乐曲牌有以下几种:

《双看相》。原是嵊县民间小曲,后被越剧采用,作为常用曲调。它的情趣生动活泼,有浓郁的地方气息,旋律流畅动听,其中的锣鼓吸收了绍剧锣经打法,由此可知,当年越剧韵如何从民间及兄弟剧种中吸收营养的点滴情况。

《柳青娘》。原是京剧牌。说起它如何被越剧借鉴,其中还有一段插曲,据说,在苦心摸索用比弦伴唱的过程中,有一天,乐师们在院中乘凉,无意中奏起这支轻松动听的曲子,当时有一位在旁练功的艺人,情不自禁闻乐起舞,按着节奏做了许多从京剧舞台上偷学来的小旦身段,乐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时,一位有心的艺人便提议把这支曲子用到自己的戏里去,并且举一反三,又反京剧的《小开门》、《哭皇天》、《万年欢》等曲牌借过来,从此,这些京剧曲牌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经过乐师们加工、提炼,结合越剧音乐细腻柔和的特点,在演奏技巧上,甚至地某些旋律进行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曲牌从此地越剧中安了家,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越剧音乐。

《万年欢》。原多用于小户人家的结婚喜事,被引进越剧后,经改编放慢速度,曲调加花,而配以旋律性的低音,并加上大古、次当等,作为皇家摆酒设宴的配音,有较大的气魄。

点击搜索与:中国越剧 越剧 中国戏曲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