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协抢救西部民歌见成效
“上起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摘时难,摘不到手里也枉然……”来自甘肃省永靖县的民歌手李贵州用他那高亢的声音演唱了《上起高山望平川》,让在场的人们如同在高岗之上,临风抒怀。壮族、裕固族的歌手覃九宏和阿吉思也不相让,分别演唱了散发着民族文化芬芳的歌曲。3月1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和中国民协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歌保护行动”成果新闻发布会似乎更像一场演唱会。来参加会议的人们都被那美妙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住了。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牧、中国民协副主席白庚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王燕生、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代表井出敬二等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民歌是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艺术和情感交流形式,唱民歌不单纯是娱乐,也有教化、说理、文化传承在里面,民歌在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李牧说,民族歌曲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文化来讲,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迫切性,进一步认清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意义,积极把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向深入,让我们在多年以后,依然能听到动听美妙的歌曲,依然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迷人魅力。青岛泰之说,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展现文化多样性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音乐还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节奏及其特点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民歌是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它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它的存亡,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对民歌的保护和抢救就显得尤为迫切。据此次民歌考察活动有关人士介绍,在广西,会唱传统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以广西巴根屯为例,会唱传统民歌的只有11人,而能唱全的不足3人。甘肃省永靖县政协主席马永清说,青海、甘肃两省少数民族除了花儿的传统演唱方式和演唱环境保存得比较完整外,其他传统民歌的演唱已经没有了,特别是一些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民歌。四川音协表演艺术部主任赵小毅说,在四川的演艺舞台,民歌的份额正在减少。至于民间,偏远地区的原生态民歌尚没有遭到冲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一些距离城市较近的少数民族的民歌正在减少。九寨沟著名的南坪民歌现仅有8人能演唱大多数曲目;羌笛演奏者亦不超过10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者只有数量刚好够的4人,且年龄最小的都已50多岁。其他地方,如江西、贵州、东北等地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针对民歌正面临的生存危机,专家们呼吁,要对传统民歌进行抢救保护。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系主任龙耀宏说,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要从教育入手,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必须使民族民间文化进入课堂,特别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相关的课程。云南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张瑛说,应该根据各地、各民族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把民歌教育推入当地学校,促进其进一步传承。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萧梅说,各民族地区的人们作为各民族音乐的主人,倘若不能以其主体性获得对自身文化的发言权,那么其音乐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民歌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传承责任,让民歌继续在自己的生活中飞扬。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进行普查、整理也是一项具体而切实有效的保护举措。这次“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歌保护行动”就是针对民歌不容乐观的生存状态展开的。这次民歌保护考察活动历时近两年时间,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谈到考察活动的成果时,白庚胜说,这个项目由日本政府资助,由中国民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组织实施。2002年至2003年间由中国民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广西民协,甘肃省民协,青海省民协以及三省区有关专家组成的考察小组先后奔赴广西、青海、甘肃的少数民族地区,采访了10个民族的235名歌手,录制民歌385首,录音42小时,录像57小时,后期制作50分钟宣传片和长达420分钟的民歌精选片。考察组对当地少数民族分布、少数民族民歌储藏、少数民族民歌的流传方式、歌手的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为丰富和充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和文献,也为充分发掘中国民歌文化内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次考察采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力合作,按照科学的田野调查方式,采用现代视听技术,记录、整理时采取了民族语言、汉语、英语、国际音标标注和互译的方式。
据悉,“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歌保护行动”将持续进行,下一步会对贵州、四川等地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考察,在适当条件下,还将对东北、西藏等地的民歌进行考察。(余宁/中国艺术报)
民歌保护行动:谁能唱响那往日的歌谣
“少数民族民歌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刘慧从2002年3月到2003年,参加了由民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组织实施的“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保护行动”,很多民歌种类濒临失传的现状,令她和所有的考察组成员痛心疾首。
3月16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京通报了这次行动的考察成果。“行动”考察组先后对广西、青海、甘肃三地的众多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乡镇村庄进行考察,行程2万多公里,采访了侗族、瑶族、壮族等10个民族的235名歌手,录制民歌385首。
考察组领队、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春香说:“目前的少数民族歌手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比如在广西为我们演唱的67名歌手中,50岁以上的有36位,占了70%以上。巴根屯全屯会唱传统歌谣的只有11人,其中最突出的3人都在50岁以上,20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会唱。”
据了解,因为长期不唱或没有人唱,不少很有价值的传统歌谣已经逐渐消失。像能与创世古歌《密洛陀》媲美的布努瑶族鼓歌《杠葩众》,到2001年4月,只剩下7位古稀老人会唱。
刘春香说:“民歌的失传缘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化,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变化。”
考察组采访的一个回族乡,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在县城打工、买房,他们的子女在县城上学,孩子们连土语都不会,就别提唱民歌了。刘慧至今对某土族自治县县长的话记忆犹新,他说:“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土语?有什么用?别人根本听不懂。教两句普通话还能出去打工呢!”
另外,一些传统歌谣需要在一定场合、活动中演唱。例如侗族的“月也”,就是以村寨为单位在春节期间互相走访,曾经十分流行。1958年之后“月也”终止,歌谣也因此消失。而一些仪式歌也因为生活方式改变、仪式简化甚至消失而不复存在,如布努瑶“不落夫家”婚姻习俗的消失使《送女歌》无处可唱。“依歌择友”的传统在年轻人中也不再盛行。如今的年轻人不再像前辈一样用歌声择偶,打电话和直接约会更方便,情歌由此逐渐消失。同时,由于文化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唱民歌不再是主要的休闲方式,民歌受到冷落就在所难免。
刘慧告诉笔者:“经过这次考察,我们发现,一般民歌传唱、保存现状较好的地区,是一些比较贫困和封闭的地区。”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保护陷入了尴尬:相对开放和富裕地区的民歌失传严重,而相对封闭和贫困地区,虽然目前保护情况较好,但有的贫困地区主要精力放在改善生活上,对民歌保护不够重视,另外一些具备保护意识的贫困地区,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开展这项工作。
刘春香特别提到了甘肃省永靖县。永靖县是个贫困县,用永靖县政协副主席马永清的话说:“经常穷得连工资都发不了。”但是永靖县在民歌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政府用有限的财力组织节日文娱活动,比如每年四月初八的“花儿会”。他们还为民歌好手分配工作,李贵洲就是因为民歌唱得出色而成为县里的一名干部。不过马永清说:“因为县里财政有限,一些活动我们都没办法举行。”也因为贫困,所以人们文化水平低,李贵洲想收徒弟的愿望也无法实现。
此次“行动”中,考察组现场录音、录像,保存了歌手演唱时的原始风貌,并采用了民族语、汉语、英语、国际音标标注和互译的方式,便于科学研究和大范围的交流。
民歌可以录音、录像,但保存下来的依然是凝固的东西,无论后人通过光碟聆听和观看到怎样真实的民歌和演唱场景,它都“不是鲜活的”。而“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
所以,刘春香说:“我们的后期工作还很艰巨。我们计划今年4月份把采录的光碟送到采录地区的中小学校,让少数民族的孩子知道他们民族的歌谣是这样动听,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够去学、去唱民歌,希望这些资料最终能写入中小学课本。这也是我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的目标。我们希望人们真正将我们采录的这些资料当作宝贝去珍视,当然这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不是民协能办到的。”(刘慧娴/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