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京剧文化:》脸谱的发展巅峰-京剧专栏

脸谱的发展巅峰-京剧专栏


京剧 戏曲 脸谱脸谱的发展巅峰傅学斌专栏

博大精深的京剧,自清代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逐渐形成以来,经历近二百年的完善,久已鼎盛,更造就了为数不少、代代相传的表演艺术家。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人才辈出,他们成功的演出代表作,有如三国、水浒、红楼等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在菊坛永占一席之地。单说与勾脸有关的前辈名宿,如武生杨小楼、尚和玉;净角钱金福、范宝亭、许德义、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以及丑角王长林、慈瑞泉、肖长华等诸位先贤,都形成各自独具风格的流派。他们在不离师承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戏中角色的理解,刻画塑造出与众不同的形象,把脸谱艺术推向了美到及至的巅峰。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前辈艺人所创作的传统剧目早已丢失过半,而剧中人物的脸谱也随之而去,这无疑是京剧艺术很大的损失,也另后学者无限遗憾。令人庆幸的是京剧研究家刘曾复先生在他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对前辈艺术家的脸谱艺术倾注了极大的精力,把很多曾经在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净、丑行名家脸谱记录,而且做了深入地整理研究,取得了极有价值的学术成果。2004年由王文祉、张丽珍编著的《京剧脸谱梦华》问世了,这部精选七十二帧净、丑脸谱的画册出自90多岁高龄的刘曾复亲笔,不仅是精品中的精品,而且,由于注文精辟、师承脉络清晰亦可称是北京地区京剧脸谱的发展史,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正如此书编者所说,刘老研究京剧脸谱由四大特点。一是传承有序、真实。他所绘脸谱大都是亲眼所见、名家传授,忠实记录下不同流派、不同剧目的不同勾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翔实的资料;二是谱式规范,重在实用。对任何一个角色的脸谱特征、尤其式在眉、眼、鼻窝等重要部位,何处起笔、何处收锋、高低左右、宽窄之间以及色彩层次都有一定的规范;三是笔法精到、精致完美。刘老为传承脸谱,将脸上的图案用七分脸形式(即侧脸形式)勾绘到纸上,极大方便了后学者;四是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实认真的工作方法,从流派的美学特征去探究谱式的变化,求源而不猎奇,探究而不妄异,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表达每一谱式的“形神兼备”。笔者收集脸谱四十多年,认为非常有必要把上述珍贵的舞台名家脸谱介绍给广大关注脸谱艺术的读者。

傅学斌先生为1“中国京剧专题”的制作,手绘了50张脸谱,老先生说:“附图部分全部选自《京剧脸谱梦华》。它的经典让我觉得踏实,也敢对读者朋友负责。”

(作者:傅学斌系著名脸谱画家、原北京京剧院高级舞美设计师)

点击搜索与:京剧 戏曲 脸谱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