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姓氏文化:》ZG上党连族与闽粤连族关系

ZG上党连族与闽粤连族关系


nbsp连姓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汉族的一个小支,欲知连姓氏族在中国大陆的源流,需先对中国历史上北人南流史实略作数语的宏观简述:  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是北方黄河流域的炎黄二帝。黄河流域两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连姓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汉族的一个小支,欲知连姓氏族在中国大陆的源流,需先对中国历史上北人南流史实略作数语的宏观简述:

  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是北方黄河流域的炎黄二帝。黄河流域两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夏商周三代到魏晋时期,黄河两岸的中原地带,一直是经济文化和科学文明高度发达的发祥地区。那时,长江南岸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出来,处于蛮荒状态,人口也很稀少。西晋未(公元317年)中国北方发生了持续300年的大战乱,北方人民开始从黄河两岸的中原地带向南迁移,开始了对长江以南的大规模开发。

  西晋未年中央政权腐化,政治软弱无能。各地方势力普遍追求更大的权力,图谋夺取中央领导权,无止尽地聚敛金钱和尽情地享乐,于是爆发了司马氏八个王子为争夺帝位互相交战的“八王之乱”。各少数民族也起兵反晋,杀进中原,加入混战,史称“五胡乱华”。晋元帝渡江入南京,开始了东晋十六国混战,先后有八个民族在中原建立过23个政权,使战乱持续297年,也就是近300年。300年间黄河两岸人民遭到无穷苦难,死亡累累。昔日中华民族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原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停滞和倒退300年。到公元 581年,隋文帝杨坚灭周统一中国,才停止了战乱,遂出现了隋唐经济大发展。

  在这场300年战乱中,中原地带的许多地方,不断出现《晋书·食货志》说的“白骨蔽野,田园荒废,民多饥乏,奔迸流移不可胜数”的悲惨情况。因此,中原士族和平民多避祸求生,被迫从黄河两岸的中原地带向南方逃亡迁移,史称“流民”。士族和老百姓逃亡避祸的地区北起上党,西连弘农,东至淮阳,南到寿县和固始。一批一批的南逃人民在长江北岸停了下来,再设法渡江南逃。当时为安置南逃“流民”,在安徽芜湖到南京一带南岸设立的侨州、侨郡多达16个。《晋书·地理志》说:“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江淮,胡寇又大至,百姓渡江者又多,是时上党百姓南渡,乃侨立上党郡,共为四县,寄居芜湖两岸……”后再南迁。

  这是中国历史上北方人民首次大规模南移。他们在江南的活动,给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为中华民族开发江南作出重大贡献。

  第二次北方人民南迁发生在唐末五代和宋初。
  第三次在元末明初。
  第四次在清初。
  第五次在二十世纪初年。

  到达南方的士族和人民,一批批向江、浙、闽、粤沿海发展,其中一些人迁往台湾和南洋各地。

  在这几次北方人民南迁中,山西上党地区连姓亦在其中。因上党是北方要地,兵家必争,战乱首当其冲,向南逃亡的人群中,不会没有连姓士族和平民群,此为势所必然,虽然他们人数较少。

  近五十年来,笔者因先在军中服务,后在《人民日报》任记者和国际评论员,有幸走遍中国大陆的北方和南方,走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和沿海地带。连姓在中国很少,但在河南、安徽和浙江,都碰到过几个连姓小村,后又在福建和广东沿海惊奇碰到几个连姓小村。每个连姓小村都有一个明显特点,即是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建设学校,让子弟上学。笔者是山西古上党连氏子孙,能在千里万里之外碰到与笔者同姓的连氏族人,自然感到非常亲切。每次碰到这种在中国稀有的与笔者同姓人又有特点的村落,都要打听他们先祖来自何地、何年来到南方、现有几村等等。得到的回答几乎一致,说先祖来自北方山西,多言上党,详情不知。笔者由此心中积下疑团,希望将来研究一番,但人生艰难,坎坷曲折,世事纷纭,红尘滚滚,最近几年才得如愿。

  连姓族源地探寻

  中华民族是注重历史记载的民族,历朝历代国家大事载入史书,是为官修正史。民间望族和百姓也都有族谱家史代代相传,是为民间信史。它对促进本族互助与社会友好和经济文化发展均有良好作用,并可弥补正史的不足,具有中华文明特色。

  中国很多姓氏都有族谱流藏民间,连姓自不例外。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姓以人显,人以名显,名以官显。连姓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无人为帝为王,也无人为重要达官显宦或特大名人,所以几千年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姓。人数不多,但却是一个古老的氏族,正象黄帝为姬姓,夏禹为姒姓,都是小姓,却是古老姓氏一样。因此,考证连姓几千年氏族源流,虽然也并非易事,但因是小姓,氏族比较单纯,考证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考证连姓氏族源流,应查明数事:一是连姓来源,二是族源地点,三是本族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四是迁移情况。现分述如下:

  中国大陆连姓来源,史有两说:一说为上古陆终氏第三子惠连之后;一说是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之后。我在1985年撰写的《中国大陆连姓氏族源流考》(《山西史志通讯》1986年第6期登载)一文中,较多介绍了惠连氏之后一说。对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一说,因涉及周武王分封诸侯等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大,故只略而言之。并说明了史书“各说不一,不知孰是”。后来我对两说继续作了比较研究,学海浩瀚,尽力搜求,据史以考,析疑辨误,追根究底,务求其是,终于弄清了真相。这就是,惠连氏之后一说,史料单薄,年代久远难稽,应属传说性质。而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一说,不但有多种历史记载,其它史实也可印证,并有地下出土文物记述可据,史料丰富,证据充分。

  据《左传》、《史记》等正史和宋郑樵《通志·氏族》、明《万姓统谱》、《姓氏博考》等共有两种记载:一种记载是,“连姓,周公之后,上党开宗,葵丘著迹”,这里明确指出连姓是周武王胞弟周公旦之后,未提连称姓名,但“葵丘著迹”,即指连称。另一记载是,“连姓,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也,葵丘著迹,上党开宗”,这一记载未提周公之后,但明确指出连姓是连称之后。这虽然只有几句话,但包括了连姓族源、重大事迹和族源地等内容。

  但是,周公和连称是什么关系?是否亲属关系?齐国和上党当时又是什么关系?能否扯到一起?齐国是吕尚(又名姜尚)封国,连称既为齐国大夫,为何不姓吕、姓姜或姓齐,偏姓连名称?连称父亲和祖辈为谁人?属于那个宗族?齐国是周武王灭殷后的首封大国,享有几乎等同于周天子的特权,连称有何资格担任齐国大夫这样的高级职务?齐国在山东临淄,为何连姓不在齐国开宗,而跑到山西上党开宗?……

  这些问题必须弄清,但是回答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需要研究大量的历史事实,进行大量的有关考证,才能作出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鲁周公伯禽、齐太公姜尚、连称

  要弄清这些历史问题,必须从周武王分封的历史背景说起。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在吕尚辅佐下,进军殷商首都朝歌,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武王灭商后,随之分封亲族诸侯于全国,即将兄弟10人和叔侄近亲40人,分派各地,担任公、卿、大夫贵族统治职务,以“屏藩宗周”。在全部封国中以齐国最大和最重要,鲁国为次,其它皆为中小诸侯国。齐国吕尚又名姜尚、姜子牙,是周文王师。文王去世后,其子武王继位,姜子牙是辅佐武王灭商兴周的主要的决策人和指挥者。姜子牙女邑姜是周武王正妻,因此,他是武王岳父,也是武王子周成王的外祖父。故武王灭商后,首封姜子牙于齐国,称齐太公,又称姜太公,并赐一项特权,其名叫做“专征伐”,可以征伐叛乱和有罪的诸侯,权力很大,地位特殊。连称就是在这个春秋第一大国的齐国任大夫的。大夫为何官?周代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为周天子,即周武王、周成王。其次是公、卿、大夫。公即诸侯国的国君,卿多主管政务,大夫多主管军事,掌握军权。连称即是在齐国主持军事,掌握齐国军权的。他在齐国调动军队守卫边境和指挥军队围攻齐宫,杀死齐襄公即是明证。连称既为齐国大夫,为何不姓吕或姜,因为他不是吕尚亲族的人,而是周武王弟周公旦族系的人。据上党出土的石碑文物记述,连姓是文王后裔,武王弟鲁周公的直裔。鲁周公亲族怎么能到齐国任职,掌齐的军权?这中间有特殊原因。周初大分封时,武王首封吕尚于齐国,次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国,称鲁周公。武王灭商后二年即逝世,当时武王子成王继位。但成王年幼,尚在怀抱之中,遗命其弟周公旦摄政辅成王,于是周公旦留在长安,处理朝务,未去鲁国就位,而由其长子伯禽去鲁就位,称鲁周公,亦称鲁公伯禽。连称即是鲁公伯禽的直裔,而被派往齐国任大夫的。在当时,非周天子亲族不可能在齐国担任大夫,掌管齐国军权,是理所当然之事。

  或有人问,周文王姓姬名昌,武王名姬发,连称既为武王之弟周公旦的直裔,为何不姓姬,而姓连名称?这和古代中国人的姓名演变历史有关。周初和春秋时,人们一般没有固定的姓,而只有名。故父子兄弟没有固定的姓相连,如文王十子,长名伯邑考,次名武王发,次名管叔鲜,次名周公旦等等。前面两字是成王对长辈的尊称,不是姓,后一字是名。一般都不冠以姬姓。又如齐襄公兄弟五人,长名猪儿,次名纠,次名小白,次名夷仲年等等。一般都不以吕姓或姜姓相连。故父子兄弟姓名各不相同。以后逐渐以国为姓,如陈、蔡、宋、魏、赵;或以物为姓,如马、牛、杨、柳;或以职为姓,如司马、司徒;或取名字中的一个字为姓等等。逐渐演进为固定的姓。连称即是取名字中的前一字为姓,固定下来的。这是我们应当明了的当时姓氏历史演变情况。

  连姓始祖连称事迹及族群

  到此我们可以简单归结起来说,周朝是中国最重要的朝代,这个朝代是周武王和吕尚共同创建的。周代初期,被推翻的殷商势力和周武王分封的诸侯,曾不断发生叛乱。主要是依靠吕尚的齐国力量,才粉碎了各种叛乱,巩固了周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所以周是周天子和吕尚的联合政权,联合统治。而两家又是亲家,如同一家。因此周文王的直裔,周公旦的嫡系亲族连称到齐国任大夫,也就不是奇怪之事,而只有周天子亲族才有资格在齐国任大夫,掌齐国军权,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这个历史事实,由清嘉庆时在上党古连族墓地出土的初唐连简的《大周故飞骑尉连府君墓志铭》碑文可以得到佐证。碑文记载:“连简襄垣人也,周文王之宗裔,鲁元子之胤绪,详诸史册,可略而言矣”。这说明上党连简族系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族系,是受封于鲁的周公旦长子鲁公伯禽后裔,也就是说齐大夫连称是鲁周公伯禽族系的人。连简墓志铭碑文上不言他是周武王直系亲属,而说是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周公旦系,可见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有史和族谱世系为据的。初唐承汉魏、两晋和六朝门第制度极严的余风,社会上仍很讲究非世家士族不能做官,族谱世系盛行,不能冒替。可见在初唐时上党连族的世系谱牒尚存,人们可以查看。而上党连姓始祖是春秋时在齐任大夫的周贵族连称,是周鲁公伯禽后裔,西周时非周天子宗亲不能做贵族大夫,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这都是初唐时的社会常识,故“可略而言矣”。

  只是因为上党地区历代为兵家必争的重点争夺地,特别是唐代未年上党经过五代十国的大动乱和人口南逃,唐以前的上党连族谱牒才散失了。所以上党襄垣现存的连族族谱起自元代,以前没有了,只能靠石碑和墓志可考了。

  连称葵丘事迹,发生在春秋时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名叫猪儿,其弟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夷仲年,一个叫公孙无知。齐襄公十二年,他命大夫连称派兵去齐的边境葵丘卫戍(葵丘在今山东临淄县西20公里)。当时的军卒都是老百姓自带兵器和粮食义务服军役,故期限为一年,到期后征调另一批百姓军卒轮换,以便军卒能回家种地养老抚少,这是当时兵制。齐襄公答应“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即是今年种瓜时种完即去,明年种瓜时换防回来。但是齐襄公对大臣和军队言而无信,连称派军卫戍一年满期后,齐襄公不给军卒换防,军队不满,连称请求轮换也不准。齐襄公昏庸残暴,数辱大臣,并逐走他的胞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又与亲妹鲁桓公夫人乱伦,杀死妹夫鲁桓公,齐鲁两国之人皆怨恨。于是连称带领军队围齐宫,支持另一大夫管至父和公孙无知杀死襄公,把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即齐桓公)迎回齐国为君,为齐桓公和中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治国开辟了道路,使齐国迅速富强起来,故连称事迹史不绝书。

  中国春秋时代第一伟人齐桓公和他的“束马悬车登太行”故事

  连称既为齐国大夫,为何连族族源地在山西上党?这是因为山东省和山西省行政省区的设置是明朝才划分设立的,明朝以前还没有,二千年前的春秋时更没有。古代将太行山以西泛称山西,以东泛称山东,只是一个很大的地理概念,不是行政区划。春秋时齐桓公首霸,管辖着整个中国北方,当然包括上党。因此连姓的上党开宗,应当和春秋时期齐桓公在北方的活动和管辖范围,以及春秋时齐桓公数十年的霸主地位结合起来才能理解。齐在西周和东周一直是大国,齐桓公曾并35国,地域包括了太行山的上党地区在内。上党位于太行山中心,是一个太行山高原盆地,即今长治襄垣一带盆地。古人因其地势很高,与天为党,故称上党。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时期,齐、晋、燕、赵、魏、秦、韩都曾夺取和占有过上党,上党也就不断改变过归属。春秋时齐桓公到过上党,《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周襄王元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考城时在会上宣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壁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壁耳山在上党,说明他曾亲自到过太行的上党。连称和子孙族人当在此时由齐桓公留驻这个北方重地太行山之巅的上党。连族由此开宗向外发展,所以史称连族“上党开宗”(此外,连称族人的一部分仍留在临淄一带,这部分似乎一直留在山东)。

上党连族族源地在哪里?在距长治45公里的襄垣县,该县阳泽河村附近30多个村落为古上党连族聚居地,由于历代人口南迁外移,现有人口总共约四千余人。他们一贯重视教育,文化程度较高,这里是中国连族发源地
  


  北魏至唐宋上党连族记载

  清嘉庆年间,在上党襄垣县阳泽河村连族墓地出土的一块精致的《大周故飞骑尉连府君墓志铭》,记载的墓主人为连简。其祖父连愿,在北魏和北齐时任并州太原县令,其父连公,隋朝初年任汴州博士,迁洛州参军。由此可见在魏晋南北朝到隋朝初年,上党仍是连族活动中心,并不断有人在山西、山东和河南做官,距今已一千四百多年。

  连简墓志铭上说,连简襄垣人,唐初以六郡良家子应募征辽东,战斗先锋,算无遗策,以战功升为飞骑尉,永昌元年卒,寿66岁。万岁通天二年,与原籍河南南阳的张氏夫人合葬于襄垣阳泽河村古连族墓地。

  按永昌为唐中宗李显的年号,时为公元689年。次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周,改元天授,八年后改为万岁通天年号。由连简永昌元年卒,寿66岁上推,他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生人。征辽东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九年事,是年连简22岁,应募从征,以卓越战功升补为飞骑尉。据《唐书·职官志》载,飞骑尉为朝廷禁卫军武官,“贞观十二年设置,秩从五品,朝会则周卫升阶,巡幸夹驰道,衣五色袍,乘六闲马”。由此可知连简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骑兵禁卫军军官,他的职务为尉,译为现代语可称为司令。所以连简为李世民的骑兵近卫军司令。

  连简的这块初唐墓志碑形制,在中国罕见。全碑六百余字,行距字距整齐。文体以散文和骈体交相使用,字体以篆、草、行错落而成。楷书苍劲严整,行草书飞动飘逸,古朴庄重和生动活泼同时融合在一块碑上,有很高史学和书法价值。又其中年月日均为武则天造字,人皆不识,以为奇书。此碑出自名书法家之手,刻工精致。连族家谱序文说,此碑于嘉庆年间出土后,前来上党任职的清朝官员见后俱皆惊叹,历代都有官员拓印作为贵重礼物赠亲友。光绪末年后不被人重视,故弃置于外,任风吹日晒。笔者于1986年来此地调查考察时,在一个破庙角落乱砖中寻得此碑,擦洗去尘土后细细观察,见其虽已风吹日晒九十多年,仍然字迹清晰,其文字和书法价值极高。笔者建议当地作为一项贵重的档案加以保护,当地文博馆立即接受建议,从乱砖中起出移置室内存放。

  在距离襄垣百里以外的沁县连家庄,发现了几块宋代初年连族墓志石碑,据记载唐末宋初,襄垣连族中有部分人为避战祸迁移于此。可见在唐末大战乱期间,上党连族有相当数量外迁他乡。

  关于上党连族向南方迁移的时间等问题,前已说明,东晋时中原人士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大批南迁,其中当有上党连族人士,应无疑问。但是严格说来,这还只能是一种推断,因为无论正史和地方志书和族谱上,都没有这次南迁时有上党连姓的记载。但是晚唐五代和元末明初,上党连族由上党和河南迁往闽粤,则是有史书和族谱记载可查的。虽然记载零散简单,或有头无尾,有尾无头,很不全面和系统,但惟其如此,才符合当时有战乱或非常事件的情况,不能与和平迁移可比。惟其如此,就难免有遗漏差错记载,值得研究考证了。

    隋唐以来,上党连族精英在外省做官,东至山东,西至长安,最多的是在中原中心的河南。如隋代连公,终生在河南做官,四易其地,终于河南。唐代连简虽在长安任唐太宗李世民的近卫军骑兵司令,但娶妻为南阳张氏夫人。他们子女各带到河南的连族后裔,多留河南未归。他们做官的地点在汴州、洛阳、汝阳、南阳、固始一带。晚唐五代十国大战乱,他们既不能留在河南,又不能回到战乱更激烈的原籍上党,相当部分人士只好向南迁移。但他们迁移的路线大多不是向南进入湖北,经湖北南迁者较少,大多数是沿着东晋时上党士族南迁的传统路线,由汝南、固始一带出发向东,经合肥直抵芜湖、镇江、南京北岸,由此渡江向东南由浙东入闽(少数经江西入闽),因为当时中原持续战乱,闽粤社会较安定。《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晚唐五代由河南入闽的连姓人士,正史记载只有几人,但历史上的迁移总是一人带动一片,老乡亲族带动同宗一片,故可能有相当数量连族先后入闽,对此,闽粤族谱必有反映。到了北宋和南宋时代,上党和河南先后为契丹、辽、金和北宋争夺地带,多次变更归属,仍可能有少数人沿着上辈人路线入闽。

  福建惠安坝头连族宗祠公益基金会长连远宗亲,于1993年8月给笔者惠寄来函略说,惠安连族家谱记载,先祖来自山西上党,从序文中一二资料来看,是唐末宋初入闽,先住闽侯,后分迁于仙游、惠安和广东大埔。入闽始祖为连恺公,于晚唐中和年间由叶州弃官奉双亲入闽,这可能是最早入闽的上党连族先贤。第八代名连敬、连教,第九代名连治,官为右丞相兼护国大将军。因朝政不良,连治三谏不纳,遂弃官归隐福建兴化府仙游县一个山区定居下来。生一男名连应祖,应祖生三男,名连钺、连钊、连锡。连钺一派分布约在仙游、延平、沙县、大田、奎城、漳州、龙岩一带。连钊一派分布约在泉州、惠安一带。连锡一派分布约在泉州、德化、莆田一带。后连钊迁居泉州惠安,为惠安连族始祖。

  从上党族谱显示的情况,中晚唐到宋、元、明、清历代,上党连姓人士迁入中原和南方闽粤的原因,大多为中下级军官,或其任职有关军事职务被派往沿海守卫海防有关。如唐代连公曾任洛州参军,元代连肇曾任阿都温太尉府参军,明代连楹曾任福建的巡海、巡防、巡仓御史23年。换言之,上党连氏多是为国家镇守海疆而迁往闽粤沿海,后来子孙家于闽粤发展下来的。纯粹担任文职官员迁往闽粤的史书未见,为经商贸易迁往闽粤的史书亦未见,辞官退隐民间和因避乱迁往闽粤的虽然有,但较少。迁往的地点大多先在福建,后由福建而广东,而台湾、港澳和东南亚。

  七百年族谱发现和连肇与连楹入闽事考

  上党连族宋代以前的族谱目前尚未见到,从元代起又有了族谱记载。笔者1986年调查考察时,在襄垣一个连族聚居的南峰沟村访求得一部重要族谱,名《连族谱牒》,线装本,共六卷,1936年石印本,为当地农民连兴华和连宪明所赠。这部族谱由元朝至元年间记载开始,历经元、明、清和民国四代,连续记载到1936年,共七百多年。族谱是1934年时由曾在外地任职的、有较高文化的族人连上达等十五人,将襄垣三十多个连姓村落祠堂石碑抄录,并把分散的谱记收集在一起,编为六册,1936年在长治翰墨林书局加以石印的。十多篇石碑序文最为重要,所收录的最早的石碑序文为明万历十七年刻碑。斯后为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和光绪初年的石碑碑文,附历代人名和外迁记载。各祠堂石碑1958年前尚都在,1958年大兴水利,大修水库,被全都以大锤打断,运到工地作为水库坝基沉入库底。

  族谱是元朝至元年间连肇开始的。连肇,襄垣阳泽河村人,至元间为进士,历任潞州、汾州等地教官,阿都温太尉府参军,转任山东道考试贡举官,元集贤院大学士,后弃官归隐民间。《山西通志》、《上党府志》、《襄垣县志》均有传。族谱只记载说,连肇桃李满天下,到处都有他的学生,并多刚毅有识之士。但对他的生卒和任职时间、归隐和终于何地,族谱和志书均无记载。按集贤院大学士是一位朝廷大官,如他弃官归隐和终于上党,族谱应当有记,其墓地也应有石人、石兽和石碑牌坊等遗留文物,但上党一概没有。可见这位连老先生的归隐地和埋葬地,可能不在襄垣。那么他究竟归隐于何地呢?合理地推断和解释是,可能归隐于父辈和祖辈活动的河南,或沿着先人南迁路线,归隐和终于福建了。现在从河南志书上未见此人,归隐和终于福建可能性很大。

  按连肇为至元间进士,至元只有六年,接着是至正共二十七年,元朝亡,总计为三十三年。元朝进士一般20岁左右,到元朝灭亡时,连肇应为55岁左右,元亡明兴,朱元璋当皇帝,其时连肇应在世。按朱元璋少年家贫,17岁出家为僧后,曾多次往来于安徽寿县和河南光州、固始一带行乞和为人佣工,这一带正是上党连族聚居较多之地。结合连肇次孙连楹24岁即突然出现在皇帝朱元璋身边,被皇帝信任和重用。可能和连肇归隐于汝南、固始一带,其时与朱元璋有特殊交往有关。

  连楹事迹和明朝一个罕见的圣旨

  连肇之后的重要人物为明初连楹。连楹是连肇次孙,阳泽河人,元至正十四年生(1354年)。自幼家贫苦读,聪慧过人。明洪武壬子科(洪武五年)举人,是年19岁。洪武十年被明太祖朱元璋任为承敕郎,翰林院左春坊太子赞读,对太子启沃良多。朱元璋羡其人刚直,洪武十二年任命为承事郎,专任福建道的监察御史,是年26岁,此后担任福建道巡海、巡城、巡防、巡仓御史23年。建文四年(1402年)被燕王朱棣诛于南京金川门下,终年50岁。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是为仁宗。宣布建文诸臣为忠臣,赦免诸臣。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朝廷内务府发下敕令为连楹平反昭雪,追谥为刚烈公。在襄垣建坟植树、立祠纪念。

  族谱收录了原刻于石碑上的朱元璋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任命连楹为承事郎监察御史的圣旨,全文如下:“皇帝敕命:皇帝曰,御史为耳目之官,所以纠察百司,按治各道,惟中心刚直,足以激浊扬清者,乃称兹选,太子赞读连楹,今特授承事郎监察御史,尔其明视听,达民情,恪尽乃职,副朕委令之意,尔惟懋哉。洪武十二年八月四日”这个圣旨正文后附连楹籍贯、简历、圣旨下达年月日、薪水数量等几行小字。

  这个圣旨原物在明建文四年连楹被杀后,他的家乡襄垣县阳泽河村的连族将其藏匿,万历十一年朝廷下诏为连楹平反昭雪后,每年于阳泽河连族祠堂供奉一次,平时轮流收藏,历五百余年。到民国后由一位知识分子族人专门珍藏,到1966年发生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被强迫搜出与连楹其它遗物一起被焚烧于村中广场。

  1986年笔者去该村访问调查时,得见最后珍藏圣旨的老人。他说圣旨是用很厚的精致丝绸制成,黄色,上织大龙,中有皇帝朱印,虽然已经五百余年,丝绸色发暗,但朱印和墨迹鲜艳如新,可惜文革中被烧了。

  连楹被杀原因是这样: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将他24个儿子分封全国各地为王,以“屏藩宗社”。朱元璋死前因太子朱标早死,遗命立长孙朱允炆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即皇帝位后,大臣们鉴于历史上分封诸王后果不好,诸王年少时尚可安分,年长后难免发生争夺中央政权夺取帝位的纷争,发生内战,造成国家动乱和灾难,宜及早削去诸王势力,以求国家长治久安,称为“削藩策”,连楹是赞成推行此策的。建文帝于是先削了两位小王,接着布署削夺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

  燕王曾长期与蒙古作战,拥有精兵十万,驻守长城沿线,势力最大,当然反对削夺他的力量,于是爆发战争。建文四年,燕王军攻到首都南京,兵屯金川门。连楹以朱元璋亲信资格面见燕王(连楹年龄比燕王大六岁),在金川门下牵住燕王马头,批评燕王攻南京是骨肉相残(燕王朱棣是建文帝亲叔),同时以地方对中央进行战争,破坏国家统一,对全国影响不好,对后代也开了不好先例,影响燕王形象,不符合仁义原则,要求停止军事行动。当时燕王正指挥攻城作战,听后大怒,连楹当埸被杀,尸植不仆,燕王认为不祥,立命官员祭拜,尸方倒地。当时燕王破城,皇宫大火,建文帝不知下落。燕王占领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文皇帝,一般称明成祖永乐皇帝,他说为除去朝内奸臣才进行了这埸战争,故称为文皇“靖难”之役。燕王即位后对提出“削藩策”的方孝孺、练子宁等人灭九族(对连楹始终未下灭族令)。提出“削藩策”的人被杀死了,但“削藩策”没有死,朱棣当皇帝后继续执行,遂出现明朝社会长期安定,经济文化科学大发展,包括派郑和出海等盛举。永乐廿二年明成祖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即帝位,是为仁宗。宣布建文诸臣为忠臣,宽大赦免。到万历十一年,朝廷依广东道御史屠叔方所奏,再次下诏为连楹平反昭雪,追谥刚烈公。万历十七年在襄垣阳泽河村为连楹建坟植树(不过衣冠葬而已),上党太守李腾鹏致祭,另建祠纪念。

  连楹事迹《明史》有传,《山西通志》、《上党府志》、《襄垣县志》均有传,《中国人名大辞典》有专条。

  据襄垣《连族谱牒》收录的明万历十七年和清乾隆39年所刻的碑文和家谱记载,连楹有五子,长子名连锡,次子名连钊,三子名连镛,四子名连钜,五子名连铢。家谱在五子名下记载各有一子和后裔。但碑文和家谱又记载说,连楹在金川门遇难后,消息传到太原和襄垣,“举族震惧”,“族人惧赤族灭门之祸将至,四散逃走”。关于连楹五子的下落,与今天的福建和广东连姓族人可能大有关系。碑文记载说,“长三支渺而难稽,五支奔邯郸,独留二、四支蒙祖宗之默佑,幸苗裔之绵长”。这个记载用“支”,表明并非指锡、钊、镛、钜、铢五子本人,而是指五子原各留有一子在襄垣而言,故称为“支”。很显然,当时五子本人并不在襄垣,而是随父在福建的。连楹遇难后,五子本人和其它孩子在福建就地藏匿逃走了,或投奔连楹在福建的旧部求生了。原留山西襄垣老家的长三支逃后,山西“渺而难稽”,一般认为逃往福建寻找父兄去了。五支逃邯郸后并未停留,再无消息,一般也认为逃福建寻父求生去了。只有二、四支后来有人回乡,延续了后代。

  依事理而言,基本上只能如此。因连楹24岁即在南京被皇帝任命名承敕郎、太子赞读。26岁任为承事郎、监察御史,专任福建道的巡海巡防等御史23年之久,故五子大多或全部都是在福建所生和长大成家。连楹蒙难是突发性事件,其五子及孙辈只能在福建就地逃匿以避祸,故五子后裔绝大多数在福建。又据朱元璋在位期间,中央六部尚书(部长)中先后有四位为上党人,都是连楹给皇帝推荐的。襄垣家谱记载中,历代多有中下层武官和文官。连楹在福建23年中带到福建沿海的连族文职和武官,在连楹遇难后,也都留在福建未敢回山西。故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和后迁台湾及南洋的连姓人士中,必有连楹后裔和他带去的连族文武官员后裔,应为无疑问之事。

  此事福建和襄垣为何如此巧合?

  结合上党族谱对照起来看,值得研究的是,上党连肇和福建连治名字同音,是否同一个人?上党族谱记载连肇为元集贤院大学士,后弃官归隐,但归隐原因和归隐地及墓地族谱无记载,不知归隐何地。福建惠安族谱记载,连治为南宋高崇宗右丞相兼护国大将军,但史书未见。连治归隐地和墓地均在仙游。连肇与连治同音,弃官归隐相同。连肇有一子名连基业,早逝,留有二子,长子连梧,终生留上党务农;次子连楹读书,19岁中举后外出,24岁突然间出现在明太祖朱元璋皇帝身边。惠安连治有一子名连应祖,连楹与连应祖为同音。上党连楹有五子,名连锡、连钊、连镛、连钜、连铢。惠安连应祖有三子,名连钺、连钊、连锡,前三人名字与上党连楹子完全相同。上党族谱记载,连楹三子在外。上述情况令人感到连肇与连治及其子孙情况等何其相似,似乎同为一人,只是时代不同,名字略改一二,扑朔迷离,使人迷惑,是同为一人,还是一种历史巧合,存疑待考。

  将山西上党和闽粤及海外连族源流完全理清头绪,并非易事,工程很大,但很需要。海外连姓人士回大陆寻根认祖很需要,大陆连姓互相了解也很需要。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不断被海内外连姓人士咨询此事,恳求解答。但这是一个很大的史学难题和科学课题,我必须作出言之有据的符合科学的回答,而不能信口开河,任意解释。但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因此,我立下了一个宏愿,要把三千年来,连姓从上党开宗起,发展到河南和中原,由中原再发展到江南闽粤,再由江南闽粤发展到台湾、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和欧美的情况,以中国史书、地方志书和家谱石碑记载为主要依据,将其整理连结起来,成为一部记载中国连姓氏族的科学著述,以供当代人士和后代人参考。这将是一部炎黄子孙开拓史的缩写,一个中国氏族迁移发展史的缩写,一个中国民族支系五千年社会史的缩写。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奋进和创造文明的光荣,也是整个中国连姓氏族的光荣。我为完成这个事业而搜集资料,作出考证,发微探幽,析疑辨误,已经进行了十多年。我的一贯态度是不搞人云亦云,我自己要有原始资料,自己搞第一手资料,由此出发研究。因此,十多年来,我一直想沿着东晋以来,上党连族南迁的路线亲自走一趟,亲自到中原和闽粤调查考察一番,访求当地连氏家谱,察看石碑墓志,翻阅地方志书,联络热心人士,共同致力此事。但没有经费赞助,只靠个人微薄收入,完全无能为力,以致这个理想至今不能实现。我今年已七十,看来这个南方考察的科学旅行,难以实现了,只好寄望于中原和闽粤连姓宗亲人士共同努力,以便玉成此事。只要能得到南方宗亲支持,这个研究目标可以达到。现在宏观脉络已经完全弄清了,只是南方一些具体细节尚待补充和作出正确解释。

  还有一事我要向上党和闽粤及台湾、新加坡连氏诸宗亲提出一个倡议或呼吁:我连氏先祖先贤,艰苦奋斗,创业开拓,由北而南,历三千余年,发展至今日,确属不易。为了记录先祖先贤奋斗业迹,以垂教于后世,我建议编辑出版《中华连氏精英》,凡我中华连氏先贤今杰,不问南方北方,不问政治信仰,不管信仰何种主义,何种神仙,何种教派,不管是哪个政党,哪个协会,哪个团体同盟之人,只要是中华连氏子孙,或知名一界,或造福一方,或在科学技术,或在文史法经哲,军政经济,工农商学,有所成就,对国家民族或地方桑梓父老有贡献之精英、名人,均可收入《中华连氏精英》书中。先编一卷为古代卷,从始祖连称起,到唐代连简、明代连楹等古人。重点编现代卷,包括台湾卷、福建卷、广东卷、山西卷、新加坡卷等等,将连雅堂、连震东、连战、连瀛洲、连贯等全国各地连氏前贤今杰,分卷编出。全国各连氏宗祠、连氏宗亲联谊会,都存若干本,以垂教于后世万代。我族志士仁人及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愿帮助此举者,或由一位我族志士经济上全部支持,全国出一部,或者分卷包揽赞助。襄赞我族此一全国盛事者,每卷首页都留其玉照、芳名、大传,流传万世。修学校,为树碑盛事,这同样是树碑善举、万世留名的大盛举,不亦乐乎!不亦善乎!

  一张粗略的清单

  当我写完这篇《三千年亲情一脉传》的文稿后,遥想连姓氏族是中国一个小氏族,人数较少,但是数千年来居然绵绵不绝以至今日。历史上连族虽然没有出现过帝王国君和特别显赫的大官和大人物等特大名人,但春秋时出现了连姓始祖—齐国大夫连称,其人其事为史家称赞。
  

东西两汉出现了两位连姓名医,因古代文只有其姓,未言事迹,故其名不传。

  北魏和北齐出现了并州太原县令连愿。
  隋朝初出现了汴州博士、洛州参军连公。
  唐初出现了唐太祖李世民的禁卫军飞骑尉连简。
  中唐出现了名中医连肩吾,著有《玉英金髓经》。
  元朝出现了山东道考试贡举官、元集贤院大学士连肇。
  明朝初年出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承敕郎、翰林院太子赞读、承事郎、福建道巡海巡防巡城御史连楹。
  明万历年间出现了名御医连城玉。
  近代以来,中国这个人数很少的连姓氏族,又出现了祖籍福建的、甲午战争后台湾著名抗日英雄家族后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第一部《台湾通史》著者连横(雅堂)老先生及其子连震东老先生(即连战父亲)等名人。

  新加坡出现了祖籍广东潮阳、早年去新加坡谋生、艰苦创业成为当今知名东南亚的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银行家连瀛洲老先生。

  泰国出现了多位原藉广东,在泰国获得事业上很大成就的多位连族人士等等。

  近五十年来,在大陆出现了同欧美和东南亚侨界有广泛联系的社会活动家、著名侨领连贯老先生。
  大陆医学界出现了原藉山西襄垣的明代御医第八代传人,精于中西医两界,创造出人类杀手冠心病克星——山海丹真正发明家连汝安医学教授。

  上海医药界有多位连姓医学博士,并有专著问世。

  海军有一位与笔者同村的连楹后裔海军中将连耀庭。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有襄垣人连田峻副部长。

  天津和山西省出现了连云洛等多位连姓国际贸易企业家和实业家。

  笔者于上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任《人民日报》记者和国际评论员,多有专文发表,另著有中国史论和《苏美德日百年发展比较经济史》问世,1992年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世界史专著《谁先到达美洲》,以翔实的史实和严密的科学考证,证明了中国东晋法显于1580年前航海到达美洲并航海返回中国,先于哥伦布一千零八十年,得到中日史学界的肯定和高度评价。1992年在国际会议上报告后,欧美各大通讯社和东南亚报刊广泛作了报导,中央电视台于1992年11月11日晚10时半作了英语节目电视专访,通过国际卫星线路向世界作了转播,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大轰动,以至意大利和墨西哥邀请笔者去作学术交流。

  这些都表明,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连姓虽是小姓,人数较少,但几千年中不断出现了或享誉一方,或知名一界,或载入史册的军政人物、学者名医、实业界和科学界人物,说明这个小氏族保持了较高的文化档次和品味。他们为连族争了光,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精神。

  结          语
  遥想数千年来,连姓族人不断从刀光剑影、炮火硝烟的战乱之地走出来,从崇山峻岭、大江大河之地走出来,从朝代巨变、人世纷纭的滚滚红尘动乱中走出来,不知历尽多少生离死别和艰难,一代代延续下来。这其间一代代先辈不断分出一批又一批人,一步一步从山西古上党走出来,走到河南中原,走到安徽江南,走到江浙和八闽南粤,走到台湾和南洋,走向世界。不知经过多少艰难和搏击,一代一代带领后辈前进,创建事业。它代表了连族和中华民族勇敢奋斗,开拓奋进,勤劳奋勉,刻苦努力,不断创造文化,创建事业的民族精神。遥念及此,我们不禁要向一代代先祖们顶礼膜拜,致以敬意。后人应不负先辈传统,发扬光大。

  (1993年8月初稿于北京连寓,时年六十有八,1994年9月改于北京住宅。2005年1月阅览一次,略改数字,时年八十。)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