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姓氏文化:》ZG连姓始祖究竟是谁?

ZG连姓始祖究竟是谁?


我们知道,如果以严格筛选的史料和确凿史实,查清中国连姓氏族源流,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查清中国大陆连氏始祖究竟是谁?中国连姓有几个支派族系?经过数千年演变,现在怎样?  首先我们要确立一个共同承认的共识,即...
我们知道,如果以严格筛选的史料和确凿史实,查清中国连姓氏族源流,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查清中国大陆连氏始祖究竟是谁?中国连姓有几个支派族系?经过数千年演变,现在怎样?

  首先我们要确立一个共同承认的共识,即是不管是那个姓,父亲只能有一个,始祖只能有一个,不能乱认父亲和始祖。换言之,不能说一个人有几个嫡亲父亲,那不合科学,也不会是事实。所以连姓也只能有一个始祖,几个始祖的说法不科学,也不可能符合历史真实。

  但是,数千年的时间和人世变化,使得在连姓始祖问题上蒙上了几层迷雾,虚实相混杂,牵强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搅和一起。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将虚实加以分解,将牵强附会的传说同历史真实分离出来,擦去千年尘土,拨开传说迷雾,还事实本来面目。 

  传说中的五位始祖和八个支派

  许久以来,人们从个别姓氏书,或一些农村的连姓族谱上,可以看到关于连姓始祖的五位说法,即:

  一、黄帝轩辕氏与颛顼高阳氏之后也。
  二、上古陆终氏第三子惠连之后也。

  三、夏朝有恭父氏,有功于夏,被封为连城王,妻吴氏,生连称,故连姓为恭父氏即连城王之后也,或连城王之子连称之后也。恭父即连城王为连姓始祖。或其子连称氏为连姓始祖。

  四、周时齐国连称,实为姜姓,仕周有功,姬庄王赐姓连,始名连称,封官为大将军,封地上党或食邑上党。寿六十四岁而终,子某孙某曾孙某,皆为大官,中国上党连姓即这位连称之后也。

  五、连称,周公之后,葵丘箸迹,上党开宗。连姓,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也,葵丘箸迹,上党开宗。

  中国大陆连姓有几个支派?史书表明,在西晋(公元317年东晋军武元年)之前,中国只有上党连氏一家。没有第二三家。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晋元帝渡江,定都于建康(南京)始称东晋。此时,北方五胡十六国先后进入中原,北方和西北各草原九个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起时间不等的政权称王称霸。当时史书上出现的少数民族姓氏中,带有连字的姓约有七,八个,并全是复姓。计有:

  费连氏(或称为浑陆氏,费刘氏)
  大连氏(或称陆连氏)
  出连氏(或称杜连氏)
  郁连氏(或称云林氏)
  是连氏(或称史连氏)
  提连氏(或称铁连氏)
  赫连氏(或称郝连氏)

  这些复姓的带连字的姓氏,散见于当时的北朝史书中,到了宋朝,郑樵编箸《通志,氏族略》,将它们全部搜集起来编在一起,列入连字名下,并注明说上述各少数民族复姓连氏,以后均改为单姓连姓了,还有楚国设有一个叫“连尹”的官职,战国之后,逐渐盛行以物为姓,或以官为姓,于是都改为连姓了。

  这样看来,中国连氏就有五位始祖,七、八个支派。

  历史的真实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考察一下,以上连姓有多个始祖和多个支派的历史真实情况,后来演变为什么情况?

  第一说,黄帝轩辕氏及其子颛顼高阳氏,是连姓始祖。这一说当然不错。因为黄帝为中华“人文初祖”,举世公认。但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也就是说,黄帝是中国两千多个姓氏的共同先祖。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始祖,不是具体的连姓始祖。

  第二说,上古陆终氏第三子惠连之后也。这一说初见于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后为较多姓氏著作所引用。但只有这样一条记载,再无其它说明,也没有别的史料印证。科学性不充分。而且陆终氏和惠连是什么时代人?什么地点的人,有何事迹,均无史料说明。所以只能视为上古时传说,作为具体的连姓始祖根据不足,站不住足。

  第三说,夏朝有恭父氏,有功于夏,被封为连城王。恭父妻吴氏,生连称。故恭父氏是连姓始祖。这一说很牵强附会。中国在殷商晚期才有甲骨文记事,西周时主要为钟鼎文记事,战国和秦始皇时用竹简记事。那么远在殷商甲骨文之前一千多年的夏代,中国就有了恭父氏,连城王和妻吴氏,是用什么甲骨文之类介质记载传下来的?而且春秋和上古时,有名无姓。后来鉴于“同族通婚,其生不繁”的教训。为避免同族通婚,到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才开始逐渐采取以国为姓,如宋、陈、赵、蔡;以物为姓,如马、牛、杨、柳;以职为姓,如上官,司马等。或取名字中一字为姓。以各种形式固定姓氏才普及开来。后代长期固定下来使用。但中国连姓在春秋前两千年就有了恭父氏即连城王和妻吴氏等姓。这太伟大了。简直是奇迹。而且夏代的连城王的儿子,是一千多年后春秋时的连称。也就是说连称活了一千多年。这能认为这是历史的真实吗?当然不是真实的。

  第四说,始祖连称公实属姜姓,仕周有功,姬庄王赐姓连,封官为大将军。封地为上党或食邑上党,寿六十四岁而终。子某孙某曾孙某均为大官等。这一说更是出自编造附会,中国西周春秋时的官制名号,只有王、公、大夫。过了七百多年到战国和秦汉时代才有了将军、丞相等官职名号。连称是春秋时人,怎么能担任七百年后的将军?这不合史实。

  如此种种不再例举。

  关于中国连姓有几个支派?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北方和西北草原游牧民族中,确有六、七个复姓部落带有连字,确数不好统计。因为这些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原本也没有姓,只是部落名称。由汉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例如费连氏,因各人发音不同,可记为浑陆氏、费刘氏等等。东晋十六国的民族大融合的两百多年间,少数民族都改为汉姓。改姓也不一致,并不断有变化,或改为第一音,或改为第二音。这些带连字的复姓也有曾改为连的,但我查了《魏书官氏志》等史书,最后改姓都是按第一音定下来了。《魏书官氏志》等一一说明了改姓的最后情况是:

  费连氏改姓费氏。
  去连氏改姓去氏
  是连氏改姓史氏。
  出连氏改姓杜氏。
  大连氏改姓为陆氏。
  提连氏改姓为铁氏

  也有改为刘姓、王姓、张姓等,情形不一。他们既然改姓,当然要改为大姓、望姓、大官或富豪贵族的姓为好。恰巧的是,连姓没有人当过帝王,也没有达官富豪,人家改姓也就不愿意改为这样的小姓连姓。这就是当时的现实情况。

  东晋十六国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代。经过两百多年时间,到北魏北周时,原先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都已经完全汉化,史书上关于少数民族的记载已无影无踪了。在这次民族大融合中,如果有少数族最后改为连姓,加入进来,我们当然欢迎。但是没有。因为连姓人口太少了,又一直没有出现高官豪富。弱门小姓诸多困难,需要壮大,但是没有壮大起来。所以在这次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大融合中,竟然没有新支派进来。只好仍然是一个单纯的小姓延续下来。

  所以上党连氏仍然保持了原上党一派的原状。

  连称是中国连姓的唯一始祖
  现在剩下最后的惟一一个问题是,中国连姓始祖究竟是谁?
  历史事实的答复是;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这是中国连姓的唯一始祖。

  我反复查了史书,关于连称和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的官方和权威史书中都记载了连称事迹是:“葵丘著迹,上党开宗”。“周公之后,葵丘著迹,上党开宗”。《左传》、《春秋》、《史记》诸书,以及明清明时代的姓氏专著,也都是这样的记载。其人及其事迹是公认的。连称与齐桓公、管仲是同代人,他带兵守卫葵丘,后又带兵支持管至父和公孙无知杀死荒淫无道的襄公,迎在外的公子小白(即后来的桓公)和管仲回到齐国,为齐国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富有和强大的国家扫清了道路,成为春秋首霸,在推动当时的历史车轮前进中,连称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连称还带兵随同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又随齐桓公在当时只有羊肠小道的条件下登上太行山的上党,将他的部份连姓族人留在中国军事要地的上党襄垣,后来向外发展,被史家称为连姓“上党开宗”。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