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庙会文化:》老南京庙会-老南京庙会

老南京庙会-老南京庙会


旧时金陵,庙会风俗纷繁,地处城郊的栖霞、龙潭、汤山、马群都举办过大型庙会。南京;庙会;中国;国情老南京庙会老南京庙会老南京庙会

蒋王庙庙会

“蒋王庙庙会”是由祭祀蒋子文的活动而衍生出的民间庙会,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以歌舞、祭祀活动及商品交流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化活动,包含着历史、宗教、民俗、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

原蒋王庙庙中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秣陵(今南京)县尉蒋子文 。蒋子文,东汉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任秣陵(今南京)县尉,追逐盗贼而战死于钟山脚下,东吴孙权建都秣陵后,封其为钟山神,改“钟山”为“蒋山”,建蒋王庙,历代祭祀不绝。宋?曾极《蒋帝庙》诗云:“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记录了宋代蒋王庙“炉烟浮动”的盛况。民国时学者朱契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说:“蒋子文之庙,始兴于吴,崇于晋,大于南齐,而衰于明”。蒋王庙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被改为私塾,后又改为小学,蒋王庙戏台在解放后被改为校舍。至上世纪60时代,庙被毁坏。庙会始于何时不可考,2005年,由于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等诸多原因,蒋王庙庙会活动暂时停办。

蒋子文信仰是六朝时期以东在今天南京及其附近地区民间广泛盛行的一种巫觋鬼神信仰。据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载:“蒋祠有玉涧祠,祀蒋帝,帝即后汉蒋子文也,常自谓骨青死当为神,吴大帝为立庙于钟山,封为蒋侯,在六朝时祷焉若有神,齐永明中封以帝号,南唐追谥庄武帝,有庙碑。”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周围群众在蒋王庙街举行大型庙会。“蒋王庙庙会”是由祭祀蒋子文的活动而衍生出的民间文化空间,庙会期间恰逢农闲,许多赶庙会者常借此购买农具及农副产品,四乡八邻都来赶集,热闹非凡,好似过年一样。蒋王庙庙会是南京历史上的四大庙会之一。

“蒋王”崇拜和相关民俗依托于蒋王庙,蒋王庙及庙会成为富有多重价值的文化空间,今天,“庙”虽已不存,但庙会空间成为见证历史与文化的唯一物证,具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文化遗产价值。庙会中的众多民间技艺表演和信仰习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源。蒋王信仰自东吴时期至今延续千年,是历史的产物。是研究南京历史上社会状态、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重要素材。也是研究和见证南京作为“六朝故都”所积淀的深厚地域文化的重要事象和资料。

薛城花台会

薛城花台究竟什么来历?传说清康熙皇帝命工匠仿照金銮殿雕凿了一个模型,赐给了山东聊城一姓邢的宰相之母,了却了她想看金銮宝殿的愿望。当时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祝贺,并按照模型绘成彩图,归来后组织能工巧匠照图在村头搭建了一个戏台,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这天邀班唱戏为康熙祝寿。因其戏台造型独特、高大巍峨、绚丽多姿,人们称它为“花台”。从此,每年三月十八薛城过花台会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江南第一台”高淳县薛城花台,台面宽13米,进深16米,台中所立四柱为浮雕金龙盘缠;台顶是一幅幅彩画排吊;舞台周边系纸扎镂空彩屏拼排,称“五凤楼”。花丛簇拥、五彩缤纷。“五凤楼”下悬三面观横匾一块,正面看去是“玉堂春”,从左侧看变成“玉楼春”,再从右侧看又成了“玉树春”了,别有情趣。整座花台,无论远眺近看,其气势之雄伟,规模之宏大,舞台之精美,堪称三绝,冠盖江南。江苏省京剧团演出后赞赏它是“江南第一台”。

薛城三月十八过花台会,于二月初二就向外地张榜公告了,影响远播。会场期间,远近观众似潮云集,连芜湖、上海前来观光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两平方公里的场址,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高淳县城离花台会址10里路,车行5里即便只能步行前往。花台近处更是人山人海。周围3000多居民,家家接亲友,户户迎新客,比节日喜庆还要热闹。薛城人看戏好评戏。唱得好挂彩加赏,要是被评出了毛病,台前的九联灯就不见升起,那场戏也得新补唱。三天六场戏,剧目由主家选定,不能“倒草”(重复)。

曾经有个戏班在演《平贵别窑》时,不留心让那位扮演王宝钏的旦角戴着金戒指挖野菜,结果被认为不符合剧情,理由是王宝钏既然靠挖野菜度日,手上为何还戴金戒子?为这一点就没有升九联灯。在重演时,扮王宝钏的旦角悄悄用麦秸杆编了个假戒子,当演到挖野菜时,她机灵地添上一句台词,叹道:“寒窑清苦,野菜度日,戴着它(指戒子)岂不被人笑话!”边说边?较陆渲钢老蛱?口。接着又叹道:薛郎呀,我命好苦呀……王宝钏一语三关:一是穷人以草当金,自宽自慰,告诉戏评们我是戴的麦秸戒子;二叹只为一时粗心在意,连累了戏友,我真佩服戏评们的精到;三叹花台戏呀花台戏,你真的难唱啊!哪知她这一声苦叹,一掷戒子,却赢来观众的一片喝彩,主家也补付了前场戏酬。后来薛城留下一句俗谚:“王宝钏苦叹一声,价值两场戏酬金。”

泰山庙会

泰山庙会是南京浦口区一种融宗教文化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它滥觞于唐,定制于宋,鼎盛于明清,在民国期间曾一度衰落,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又逐渐兴盛起来。民间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四月十八日分别是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的生日,所以民间多在三四月间举行庙会,来朝山进香,庆贺山神和元君的诞辰,因此一开始泰山庙会的内容主要是宗教活动,此间香客要吃饭住宿,又要游玩娱乐,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也就随之出现。今天的庙会虽然也有众多文化娱乐活动助兴,不过经济贸易却成了它的主要目的。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古称"金陵")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秦淮灯会源远流长,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灯会期间游人如海,万灯齐明,一派热闹景象。

秦淮灯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得到迅速发展,明代时达到了鼎盛。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南京城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对此,梁简文帝萧纲、陈后主等都曾用生动的诗歌,描绘了南朝利用灯彩来增添节日气氛的社会风尚。尽管隋朝以后的金陵倍受冷落,但元宵佳节张灯、观灯等活动毕竟开始蔚然成风了。

自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他为了招徕天下富商建设南京,营造盛世氛围,竭力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并索性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洪武五年(1372)元宵节,他更是别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朱元璋还是一位制作灯谜的高手,由此促进了元宵灯会内容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永乐七年(1409)初,明成祖朱棣"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并继续张灯结彩,营造节日气氛。3年后又下令在南京皇宫午门外,集能工巧匠筹办灯会,精心扎制鳌山"万岁"灯,并且与民同乐。以后年年如此。明代中期以后,南京已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之一,《南都繁会景物图》等画卷,形象描绘了焰火夺目的鳌山及老百姓观看演出的热闹场景。明代后期《正德江宁县志》所描绘的灯节,更是繁华得让人目不暇接。

自明代伊始,秦淮河畔灯火之盛天下所无。而仅秦淮灯彩的品种就逐渐地发展到两三百种之多。即使在端午节等其他一些节庆,张灯结彩景象也高潮迭现。而秦淮河畔流光溢彩、桨声灯影、歌舞浪漫等繁华盛况,也引得历代文人骚客、名士才子缱绻逗留,吟咏不绝:"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明灯初试九微悬,瑶馆春归不夜天"、"两岸红灯射碧波,一支兰桨荡银河"……我们还可从流传下来的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窥见到当时秦淮及南京灯火盛况的社会画卷。

每逢农历新年,元宵前后,秦淮河畔处处张灯结彩、歌舞狂欢,一派欢乐祥和、繁荣热闹的节日景象,"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由此蜚声天下。

老南京庙会拾萃

城乡百姓为了购买生活用品、生产用具,按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顺序,择日去赶市集,买卖互利互惠,“赶集”如过年,经久不衰。六朝以后,金陵有了庙会。由于寺庙外场地开阔,出现了供应香烛、祭器的摊点及方便香客的风味小吃、茶肆、饭馆,店铺随之鳞次栉比地开张营业。无论是道教、佛教,还经常从寺庙中抬出佛像,鸣锣开道,在城乡巡行,以扩大影响。

在此宗教仪式上,又添加了舞蹈、杂技、戏曲、马戏等表演内容,通常以舞狮为前导,诸神仙随后招摇过市,再就是音乐百戏,令人眼花缭乱的踩高跷、打莲湘、荡旱船等民间舞蹈,不但让进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趋之若鹜,而且广大群众逛庙会也乐此不疲,把有吃喝有玩乐的庙会当成盛大的节日,趁庙会上的物资交流,还可买到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物品。庙会融宗教祭祀、商贸流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四位于一体,对繁荣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有促进作用,故庙会有其一定的生命力。旧时金陵,庙会风俗纷繁,地处城郊的栖霞、龙潭、汤山、马群都举办过大型庙会。

 

点击搜索与:南京;庙会;中国;国情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