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傩戏文化:》广东潮汕“英歌”与闽南“宋江阵”

广东潮汕“英歌”与闽南“宋江阵”


在广东省潮汕地区,有一种叫做“英歌”的化妆歌舞表演,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英歌又有秧歌、莺歌、因歌等多种写法,它的来源应是北方秧歌。据说英歌取材于梁山泊的一批好汉为拯救罹难的宋江,化装成跳舞队伍,混进法场救出宋江的故事。而在山西流行的“迓鼓”,传..

在广东省潮汕地区,有一种叫做“英歌”的化妆歌舞表演,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英歌又有秧歌、莺歌、因歌等多种写法,它的来源应是北方秧歌。据说英歌取材于梁山泊的一批好汉为拯救罹难的宋江,化装成跳舞队伍,混进法场救出宋江的故事。而在山西流行的“迓鼓”,传说源于梁山英雄为救朱仝劫法场,其表演形式与英歌大同小异。二者之间必有远源关系。

英歌有前后棚之分,其中前棚为主体,一般由男青年装扮成36位梁山英雄,分作两拨,一半人手持一尺多长的木棍,另一半人则持鼓。表演者随着节奏进退、跳跃,步伐一致;持木棍者时而击鼓,时而以木棍互相敲击,棍声、鼓声整齐响亮,富有韵律,气势壮观。所谓“后棚”,就是表演有故事情节的小戏,剧目有《桃花过渡》、《闹花灯》、《白鸟记》等。

当然,由于时间、地域的区别,英歌的表演也不尽一致。例如有时服装一律相同,很难辨别出脚色;有时同一个表演者既手持短棒、又身挎圆鼓,无两拨之分,等等。

在潮汕地区,以普宁的英歌舞最为有名,普宁县因而被誉为“英歌舞之乡”。表演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炉,气氛浓烈。表演者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一步一呼,队列变化或“长蛇挺进”,或“双龙出海”,总共18种套式。

其实,类似的表演,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流行。在北方,除了山西的“迓鼓”之外,山东的“鼓子秧歌”,以一组男青年为表演主体,其脚色名称为“鼓”与“棒”,表演特征粗犷豪放,与潮汕“英歌”极为相似。在闽南和台湾,流行着叫作“宋江阵”的舞蹈表演,与潮汕“英歌”也十分相近,只不过表演者手中的木棍改成了刀枪而已。

台湾的“宋江阵”,有时以男童出演。据说原先以108人的整体阵容,以喻36天罡,72地煞,后来去掉了72地煞,才缩小为36人。表演者手持的兵器,计有盾八面(藤竹编制成),挞仔(青龙)、单刀、双刀各四支,金钩四支、长叉三支,齐眉(木棍)二支,双斧二支,弋五支,大约中国人十八般武艺的精髓尽在其中了。

北方的“迓鼓”最迟在宋代已经产生。据朱熹的记述,舞迓鼓有男子、妇人、僧道、杂色等装扮。另外,宋代的王子淳曾命军士百人装为“迓鼓队”,使敌方军队心惊胆战,从而“大破之”。这说明“迓鼓”表演在宋代就是一种声势浩大、融扮演与武术为一炉的团体舞蹈表演。把此类表演附会到梁山英雄或宋江本人身上,是后来的事。

点击搜索与:宋江阵 广东 潮汕 英歌 闽南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