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昆曲艺术:》昆剧专家直抒胸臆为昆剧寻方向-喜春来·曲讯

昆剧专家直抒胸臆为昆剧寻方向-喜春来·曲讯


昆剧专家直抒胸臆为昆剧寻方向喜春来·曲讯

在苏州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全国六大昆曲院团和中国戏曲学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的八台大戏和三台经典折子戏登台亮相,北方昆曲剧院的《宦门子弟错立身》、中国戏曲学院的《张协状元》、浙江省昆剧团的《暗箭记》、江苏省昆剧院的《窦娥冤》、湖南省昆剧团的《彩楼记》、苏昆剧院的《朱买臣休妻》、温州永嘉昆曲传习所的《杀狗记》、上海昆剧团的《班昭》各演精彩;有传统,有创新,专家、观众各有偏爱。昆曲艺术节结束之后,苏州大学中文系的朱栋霖教授邀请了多位昆曲专家就这几台昆剧剧目进行交流、探讨。昆剧到底是要坚持传统,还是应该有所创新?座上多位专家各抒己见,交流热烈。本报撷取几位专家、教授的看法,以飨读者。

白先勇(著名华人作家、青春版《牡丹亭》制作人):

全国六大昆班,都来台湾演出过,我都去看。我对苏昆,感觉最对味。因为她是保持传统最好的一个剧团。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所谓“遗产”,就是让我们来好好保护的,有太多改变,就不能称其为遗产了。比如说,拙政园是遗产,你如果另外再择地造一个一模一样的园子,那它肯定已经不是拙政园了,因为神韵已经不对了,拙政园里的树木花草、亭台楼阁,存在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气质。昆曲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昆曲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如果有太多改变,那观众不如去看别的剧种。我写小说,做过电视剧,也经常接触别的剧种,我敢说,没有哪个别的剧种能够达到昆曲的高度;这些年我还做了电视和电影,这些都是玩票,但对昆曲,我是抱了很诚挚的态度。打造这部青春版的《牡丹亭》,我就是要它能够做到原汁原味,所以才请了张继青老师和汪世瑜老师来教小兰花,如果要创新,我也许就不会来找苏昆,苏昆还保留有很多传字辈老先生最美的程式,是最正统的昆曲。我想,新版《牡丹亭》也应该达到这样的高度,我对它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它能像你们苏州的园林那样,精美,举世无双。

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昆曲的出路,老实说,我是有一点忧心忡忡,昆曲在我的文学道路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有一个小说《游园惊梦》,更是直接受了昆曲的影响。中国的美学是写意的、抽象的、简约的、抒情的,昆曲就是这些概念的最好体现,我希望我们能像保护我们的园林那样,保护好我们的昆曲。

王永健(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想谈谈北昆的《宦门子弟错立身》。这是一个学术味道相当浓郁的戏,吸引了观众,吸引了专家。这个剧本原为元代南戏剧本,与《张协状元》、《小孙屠》同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保留下来的作品,改编此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剧本应该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民间艺人,就是现在所说的小知识分子,他们比较了解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所以能够写。尽管剧本本身有一些缺陷,但这样也给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空间。北昆的这出戏,描摹一个民间剧团在江湖行走的情状,题材罕见,情真意切。演出很有创意,男女演员的演绎水平也很高,对观众很有吸引力。剧中保留了相当多晋元时代的俗语。

上面谈的是它好的方面,接下来谈谈它的问题。这出戏,总体说来,昆曲味道不浓,虽然北昆和南昆在曲调和神韵上有很大的区别。这次,很多剧目似乎都有这个“通病”,昆曲味不浓。几个折子戏倒没有这样的问题,折子戏反而要好于新创造的全本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伴奏太强烈,完全压倒了演员的唱。我有个个人观点,昆曲本来就是慢、小、细、致、雅的艺术,我想它还是应该回到厅堂、小剧场去演出。

现在,大家创造新戏的热忱很高,兴趣也浓,不过我觉得我们保存传统的力度还不是很够。其实,传统的老戏应该去挖掘。我六十年代刚调来苏州的时候,在开明看了一出北昆的《晴雯》,那个原汁原味呀,直到现在还能回味。

顾聆森(中国戏曲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看了这八台大戏,我心中冒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还是不是地道的昆曲?实际上,昆曲的传统应该是文本传统,然而我们没有。在是否要保持传统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必担忧过多。其实,现在全国昆剧院还在演的那些戏中,除了二、三十折,其他已经很难讲是原汁原味的了。在戏校,学员们都要把这二、三十折戏当入门功夫来学的,就是基本功。我敢说,只要昆曲假如消亡,这些戏也不会消亡;但是不是保留了这些折子戏,昆曲就发展好了吗?

今天,我想结合《班昭》谈一谈文本结构的问题。昆剧的文本,都有很好的艺术意境,因为它们都是文人的创作。这个很好的传统需要我们继承。不是说,把几个折子戏串起来,就可以算是一台昆剧。通俗戏曲的结构是在叙事中抒情,而昆曲相反,它是在抒情中叙事,淡化情节的。《班昭》塑造了一个古代女学者的形象,它也是淡化。

徐斯年(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去看了闭幕式,闭幕式上有青年演员的汇报演出,还有一个戏校女学生演《夜奔》。女孩子呢,带了一个髯口扮林冲,很不容易。而且,她演得还蛮正统,的确是戏校出来的风格。我们知道的,戏校是强调传统的。但是,我倒很想了解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演员的文化素质,可以直接影响到艺术的传承。昆曲是很讲究文学性的,而且喜欢抒情,你要掌握这个剧种,一定要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传字辈们有一个缺陷,就是他们的文化水准还不是很够,其实现在来说,演员的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讲《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春香往水池里投了一枚石子,看它荡起的涟漪。这个水池有多大,演员的眼神应该扔到多远,哪里才是恰到好处?演员自己心里要有底,但是这里也有他们的文化素养在起作用。我们在这里讲传承,不能光说形式上的传承,其实像剧本这样的东西,传承起来不是很难,几十年不动,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关键是人的传承,演员的培养如果耽误了一年两年,都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说,靠人来传承的东西,更要抓紧。

钱缨(原文广局领导):

很多理论上的观点需要反复实践才可以去认定,不过有些基本事实是不争的。这次,我有选择的看了几出戏,我想我的看法大约很能代表一部分观众的看法。刚才大家对《班昭》有相左的看法,我个人对《班昭》是肯定的,而且现场来看,许多观众都喜欢这个戏;还有苏昆的《朱买臣休妻》,演出水平都相当的好。《班昭》有没有远离昆曲的传统呢?很多观众都觉得,《班昭》更像是一个话剧,虽然它是以昆曲的形式来演绎,然而从舞台表演、导演调度等方面来看,它和话剧很接近,我以前就是搞话剧的,一望,就是这个感觉。不过,我们讲文化还是应该追求多元化,你们看王芳在《白兔记》中,有一些手势,还是从话剧中借鉴了一些东西的。我觉得,允许适度的借鉴,但是不能远离传统。 (褚馨逢治/文)

 

《苏州日报》103年12月10日

点击搜索与:喜春来·曲讯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