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 -> 文物保护单位:》穿洞遗址-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穿洞遗址-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穿洞遗址穿洞遗址第三批

穿洞遗址位于贵州省普定县城西5公里的一座孤山上。

穿洞遗址因为洞口南北对穿而得名。山高87米,在山腰的石灰岩中形成了一个大洞,洞口高出地面约26米,洞内高9米,宽13米,长18米。遗址发现于1978年秋,1979年5月由贵州省博物馆进行试掘,出土了旧石器、骨器和哺乳动物化石百余件。同年11月,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亲自到穿洞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肯定了穿洞古遗址出土物的重要价值。穿洞古文化遗址的年代,经过科学测定,距今约10000余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1981年和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组成了联合考古发掘队,对穿洞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得旧石器10000余件,包括石斧、石锤、石刀等众多种类,其中以刮削器的数量为最;磨光骨器1000多件;此外还发现了用火遗迹以及鹿、鹿、箭猪、熊、虎、板齿鼠等10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出土有人类化石近百件,包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及下颌骨、股骨、桡骨、牙齿近百件。

穿洞遗址出土的磨光骨器最具特色,如骨针、骨椎、骨铲、骨权等,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类型之多样,加工技术之精湛,在中国是十分的罕见,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骨器的类型、用途、加工工艺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国家文物局) 

 

点击搜索与:穿洞遗址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