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居及建筑:》西双版纳傣家水井——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建筑

西双版纳傣家水井——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建筑


傣家水井 傣族建筑 傣族 中国少数民族 泼水节 刀美兰西双版纳傣家水井——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西双版纳傣家水井——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建筑

正在修缮的曼嘎水井

正在修缮的曼嘎水井

世居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一个爱水、依水、恋水的民族。每年4月12日至15日在景洪城区举行的盛况空前的傣历新年泼水活动,把傣族群众对水的感情表达到了极点。

  15日这天,允景洪城便成为水的世界,人的海洋,“水 ! 水 ! 水 ! ”的欢呼声一阵胜过一阵,到处人头攒动,水花飞舞,到处是泼水的人群,热闹非凡。人们相互追逐、嬉闹,把幸福吉祥的水泼向对方,泼向素不相识的人,水泼得越多,泼得越湿越高兴,泼湿全身幸福终生。

  自古以来,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家人就信奉“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人类才能生存”的生态观。当你步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寨前江河环绕,碧水常流;村寨旁竹木翠绿,红花绿叶掩映,花果飘香;幢幢竹楼隐没在绿树翠竹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面。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是去了一次还想去,去了一次就永远也忘不了的地方。

  傣族对水的依恋,一往情深,丰富的流水是傣族建寨的首要条件,所有傣族村寨,无一不傍水而居。水井是傣族村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尤其是早晨、中午、傍晚这三个时段,人们像成群的蝴蝶汇集在水井旁,使水井成为傣族村寨最亮丽的风景线。

  傣家人的水井,有建在村头寨尾的,也有建在田头地边的。大都建在生态环境优美,水源丰沛、水质良好的地方,水井深度在0.5—2米之间。村寨里的水井周围总有婆娑的翠竹、婷婷玉立的椰子树、根深叶茂的大树,它们涵养着水源,净化了水质。建盖在田野里的水井总是与休息工棚、凉亭相连结,劳动的人们到水井汲水,在凉亭里用餐,水井与凉亭在田园里相映成辉。

  傣家的水井建筑,造型独具匠心,别有特色,千姿百态,如同一件件奇特的艺术珍品,使人过目难忘。它们的造型大致可分为动物类、宝塔类、傣楼类,这些建筑物上雕龙画凤,刻有孔雀大象等吉祥物,极富想象力,令人惊叹。千奇百怪造型各异的水井建筑,使一个村寨与另一个村寨又不雷同,就是在同一个村寨也找不出造型相同的两个水井。西双版纳有多少个傣族村寨,就有多少个造型的傣家水井。

  傣族的老人,把自己出钱兴建一座水井作为人生对社会的最后一份贡献,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在西双版纳经常会碰见老人为集资兴建的水井“过赕”。全村人聚集在这里搭建临时凉棚,杀猪宰牛、喝酒吃饭,共庆水井落成,纪念老人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永久的礼物。

  民间艺人在设计建造傣家的水井时,体现出朴实的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和关注健康、讲究卫生的理念。许多村寨严格地把饮用水井和洗物水井分开建造。使饮用水井和洗物水井有一段相当远的距离,不会相互污染。无论是饮用水井,或是洗物水井,建筑物内壁的正面,都镶着一面大镜子,她如同守护神,看着每个汲水人的行为和动作,提醒你千万别把脏水泼进水井里;建筑物外壁的周围,雕龙画凤的空隙,镶满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的镜子,放射出熠熠耀眼的光芒,远远看去,如同人间天堂般灿烂辉煌;走近井旁,会肃然起敬,产生一种神圣、纯洁的感受,表达出傣家人对生命的珍爱和尊重。

  傣家水井是傣族科学技术发展的活档案,是傣族民族文化的百科书,是傣族建筑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今天,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家村寨,早已用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水管龙头架设安装进每个农户的阳台上、锅灶旁。但是,傣族群众仍然保持着每天到水井汲水的习俗,人们聚在那里交流,每天把新水舀放在水井旁亭子里的特制土罐内(方便过往行人饮用),最后把水挑回家,用井水烧茶、做饭、煮汤,这种习俗从古至今都保持完好没有改变。以下是笔者在景洪市嘎洒镇傣族村寨拍摄到的一组水井镜头。(通讯员杨德明蒲红继 摄影报道)

曼广凹水井,一道美丽的风景。

富丽堂皇的曼掌宰水井

曼满水井

曼宰水井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