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文学文化:》傣族的天文历法(图)文艺

傣族的天文历法(图)文艺


傣族 傣族历法 傣历傣族的天文历法(图)傣族的天文历法(图)文艺

傣族天文历法图

傣族天文历法图(图片来源于西双版纳档案信息网)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傣族的先民在创造贝叶文化时,已对日、月、星辰、地球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它们的运行规律进行过观察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天文学知识,丰富了贝叶文化宝库。

傣族先民从对天体的观察中,积累了方位知识,能分辨东、南、西、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形成了辨别方位的方位图。

傣族在和汉族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广泛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天文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天文学宝库,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同时,又在以上星体的基础上,增添了“罗猴”、“格德”两个星体,构想出排列秩序为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罗猴、格德的“九曜”星体,把“九曜”星体在宇宙间的运行轨道划分为十二个宫,即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称宫、天蝎宫、人马宫、摩羯宫、宝瓶宫、双鱼宫以及白羊宫。白羊宫在傣历中位居十二宫之首,叫做零宫,为排足十二宫,又在图上称为十二。傣文历书中还绘制 有表明十二宫各宫的位置图。

由于对星体的运行规律有了比较精确的认识,傣族中一些天文学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已能推算出日蚀、月蚀出现的具体时间。

傣族的历法叫做傣历。根据傣文资料记载,傣族历史上曾经有四个称为“萨哈”的纪元。第四个“萨哈”就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珠江萨哈”,由名为“帕雅珠腊”的人宣布使用,至2000年已使用了1362年。傣族人民在经历这些名称各不相同的“萨哈”中,积累了丰富的排列年、月、日、时的经验,创造了自成一体的傣历和《苏顶》、《历法星卜要略》等有关天文历法的傣文的典籍。

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年是太阳年,以太阳沿黄道十二宫运行一周为一年,岁首设在太阳进入白羊宫首之时;月是阴历月,即以月亮的一个圆缺周期为一月。一年分十二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但八月份一般只有29天,隔数年有一次“八月满”,即八月份的天数为30天。在日序的累计上,将一个月分为两半,初一至十四叫“楞恨”(意为月上),分别称为楞恨一日、楞恨二……至楞恨十四日。十五日叫“楞丙”(意为月圆日);十五日之后叫“楞笼”,分别叫做楞笼一日,楞笼二日……至楞笼十四日(当月二十九日);最末一天叫“楞拉”(意为月黑日)。

傣历有七日一周的记日法,分别称为晚底、晚尖、晚赶、晚补、晚帕、晚苏、晚稍。把周日排在前,周六排在尾(晚底为周日)。

由于傣历的年是以太阳进入白羊宫首之时作为岁首,因此元旦并不在一月初一,而是在傣历的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过年的日子要用固定的公式推算。由于年节多在六月份来临,傣族便称傣历新年为“愣喝桑堪比迈”(意为六月新年)。月份排列也因此而将六月排在第一栏,五月排在最后。因为过年的日子不固定,民间会推算者不多,所以懂得天文历法者,便把推算好的日子制成年历表供各村各寨使用。年历表分为一年的表和若干年的年历合订本两种。

傣历和汉历一样地使用干支。傣语称干支为“咪嘎宰”,“咪嘎宰”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六十个不同的称谓,用以纪年记时。傣族的十天干分别为旮、拉、睐、勐、背、尬、戈、陇、到、噶(者为GA),合称“咪比”(意为年母);十二地支,傣语称为“鲁比”(意为年子),分别由十二种动物名称组成,即宰(鼠)、抢(牛)、雨(虎)、冒(兔)、西 (龙)、赛(蛇)、萨阿(马)、咪(羊)、,先(猴)、劳(鸡)、些(狗)、改(象)。古时的地支中没有牛,而代之以麒麟,但现已改用牛。

傣族的天文历法文献,有《苏顶》、《历法星卜要略》等。

点击搜索与:傣族 傣族历法 傣历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