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历史传说:》裕固族的民族源流

裕固族的民族源流


裕固族的族源较为复杂,学术界历来颇有争议。我们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及调查资料,认为裕固族的族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是有古代回鹘的一支和古代蒙古的一支共同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裕固族。裕固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可直接溯源于公元前的匈奴以及突..

裕固族的族源较为复杂,学术界历来颇有争议。我们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及调查资料,认为裕固族的族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是有古代回鹘的一支和古代蒙古的一支共同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裕固族。

裕固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可直接溯源于公元前的匈奴以及突厥和公元7—8世纪的回纥。“回纥”、“回鹘”、“袁纥”、“畏兀儿”均是“尧熬尔”(yovhur)或“维吾尔”(uivhur)的不同汉语译音。名字不同,说的都是一个族群的事。尧熬尔或维吾尔这个名字最早在2400年前就已出现,在匈奴帝国时为人们所熟知。

今日裕固族的前身

据汉文史料记载,公元前3世纪末,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广大草原地区,分布着许多阿尔泰语系的游牧部落,均属于匈奴(hhun)联盟。所以,也可以说匈奴人是裕固人的远祖。汉、三国时期,回鹘的祖先“丁零”的一部分脱离蒙古高原的匈奴帝国中心,游牧于今河西走廊一带(即今酒泉、武威、黑河下游一带),为后来的回鹘人入居河西开了先河。匈奴主体西迁欧洲后,蒙古高原及中亚各游放人由柔然(awar)汗国统治,柔然人操古代蒙古语。后来,柔然人西迁欧洲后。这一地区由和回鹘人同一种族的突厥汗国统治。至唐初,部分铁勒人又东迁河西,唐朝将其安置于甘州(张掖)和凉州(武威),后来成为河西回鹘的组成部分。

公元6世纪末,铁勒系的袁纥与卜骨、同罗、拔野古等诸部落逐渐联合形成一个以袁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史称“外九部”,号称“回纥”,“俟斤”为最高首领。回纥部又分为9个氏族,回纥酋长就产生于“九姓”中的药罗葛氏。均属于突厥汗国。唐高宗永隆中年(公元680年),漠北回纥首领——药罗葛氏独解支,脱离在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国中心,将其都督亲属及征战有功者徙于甘(今张掖)、凉(今武威)二州,这一部分人可能成为后来的药罗葛氏(宋朝译作“夜落纥”)建立的甘州回纥汗国的民众。

到唐武后时期,回纥的一部分迁往河西一带游牧,作为甘州回纥的先驱。公元8世纪末,突厥汗国发生内乱,回纥等部脱离突厥汗国独立,并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9世纪中叶,漠北回鹘汗国为黠戛斯和唐朝南北进攻下崩溃,黠戛斯是今柯尔克孜(或译吉尔吉斯)人的远祖。回鹘各部四散,大部分西迁中亚。其中一支投奔河西走廊及祁连山一带,受制于当地势力强大的吐蕃人,史称“河西回鹘”。后来的裕固族的形成可能受河西回鹘的影响。

大约在唐昭宗乾宁年间后,唐哀帝天佑年间以前(公元892年至904年),即9世纪末、10世纪初,河西地区的回鹘人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新五代史》有载:“当五代之际,有居甘州、西州者尝见中国,而甘州回鹘数至。”到此,河西回鹘汗国于唐末五代乱世之时,汇聚散处河西地区的各部回鹘,形成河西回鹘汗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渐渐形成了一些区别于其他回鹘集团的文化特征。这对于后来裕固族的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1世纪初叶,甘州回鹘汗国为西夏李元昊所灭,甘州回鹘各部四散奔离。据记载,其中一部分包括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的后裔,退出沙州以南,仍过着回鹘传统的游牧生活,这支甘州回鹘余部就是被当时中原史料中称作“黄头回纥”的回鹘人,当时主要游牧于沙州(今敦煌)以南,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今罗布泊、若羌一带,同当时于阗国东的城市约昌城(今新疆且末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相毗连。地跨今河西走廊之西南、青海省的西北部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之东南。据《宋史·于阗传》载: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于阗黑汗王遣部领阿辛上表,神宗曾问其所经沿途情况,使者答曰:“去国四年,道涂居其半,历黄头回纥、清唐、惟惧契丹抄掠耳。”这里的“黄头回纥”就是裕固族的祖先之一。

13世纪初,蒙古西征。据《元史·速不台传》载:“帝命(速不台)度大碛以往。丙戍(公元1226年),攻下撒里畏吾儿特(勤)、赤闵等部。”即攻下沙州回鹘、黄头回纥牧地。《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亦载:“成吉思汗征服了畏吾儿人后,再从那里兴师,他又发大兵进攻撒里畏吾儿人地区”。居住在今甘肃、新疆和青海交界一带地区。此后,元代把操突厥语的撒里畏吾儿纳入统治范围之内,属甘肃行省,当时甘肃行省首府在甘州(今张掖)。

蒙古及其后的元朝中央政府,都曾不断派兵镇守撒里畏吾儿地区,镇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被元朝政府封为武威西宁王、后进封为豳王的出伯及其子孙。出伯是成吉思汗的五世孙,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玄孙,其父是阿鲁浑。出伯本是察合台汗国的宗王,后来在突厥斯坦及河中地区(今中亚五国一带)和窝阔台汗国的海都的战争中失势后,投靠了大都(今北京)的忽必烈政府──他的堂兄弟们,于元朝初年以“诸王”之衔戍守西疆,辖撒里畏吾儿地区,并很快在抵御他的另一部分堂兄弟海都、都哇等人的战争中崭露头角。于公元1304年“以积年防边功,封诸王出伯为武威西宁王”。后“进封为豳王”,出伯死后,其子孙一袭武威西宁王衔,一袭豳王衔。系武威西宁王衔者,成为后来的撒里畏吾儿的组成部分,构成裕固族两大源流支系之一,即古代蒙古支系。

综观上述可以看到,从河西回鹘到沙州回鹘、黄头回纥,历经三个世纪,这支操突厥语的回鹘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文化特质方面不断吸收新的资源,同天山南北、黄河流域的回鹘人日渐分离,但始终只是回鹘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因此,河西回鹘只是裕固族的先祖之一。13世纪,沙州回鹘、黄头回鹘归属蒙古帝国的统治,蒙古人使这个古老的回鹘群体发生了质变,一个既不同于蒙古的新的民族群体正在孕育之中,也就是说,以古代回鹘汗室氏族药罗葛(夜落纥)为首的一支古回鹘人,同蒙古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出伯子孙为首的一支古蒙古人相互融合。起源于同一个蒙古高原,并且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回鹘人和蒙古人共同孕育着一个新的民族群体,一个不同于13世纪的撒里畏吾儿人----今日裕固人的前身。

融合形成今日裕固族

14世纪到16世纪,撒里畏吾儿处于察合台汗国(阿尔泰山以南的整个新疆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卫拉特蒙古人(阿尔泰山南北到巴尔喀什湖及中亚搭拉斯河一带)和明朝三种势力之间,他们都曾先后控制撒里畏兀儿地区。他们每年给察合台汗国、卫拉特蒙古和明王朝送上礼物,送上礼物可说是朝贡或者说是纳贡。后来,明朝在洪武年间,封撒里畏兀儿宗王黄金家族后裔卜烟贴木儿为安定王。还在撒里畏兀儿地区设立半军事性的八个卫所,史称“关西八卫”:安定卫、曲先卫、赤斤蒙古卫、阿端卫、罕东卫、苦峪卫(罕东左卫)、哈密卫、沙州卫。

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的撒里畏兀儿,生活在一个瘟疫流行、战火连绵、自然灾害频繁的时代。撒里畏兀儿向东迁徙逃难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察合台汗国东进至到13世纪时,今新疆喀什噶尔以东以北各族大多仍处于佛教和萨满教传播地区。14世纪,这一地区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后裔————察合台蒙古贵族的部分人皈依了伊斯兰教以后,便开始以武力传播伊斯兰教。他们以叶尔羌、阿克苏、吐鲁番、哈密为据点向东向北进攻非穆斯林民族。

(二)明朝政府软硬兼施的政策。明朝政府一方面用砖茶和封号来试图让西拉尧熬尔地区作为“屏藩”,来阻挡察合台汗国、卫拉特蒙古和其他各种游牧人进攻的可能,实现其羁縻笼络的政策。同时,明朝政府常常以种种军事行动从东和南讨伐掠夺他们认为是“元裔”残元势力的西拉尧熬尔人,每一次征伐都要掳掠动辄几十万头(只)的牲畜,俘虏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带到内地分散为奴。

(三)内部混乱和残杀。西拉尧熬尔内部各势力的混战往往牵扯进外部各势力,如察合台、卫拉特人和明朝等等,从而引起更大的混战。而西拉尧熬尔人常常参预其他势力内部的混战和残杀。

(四)草原的退化和气候的恶化。自15世纪起,中亚大陆气候日趋干旱。在古代巨大浩渺达5350平方公里的罗布泊在当时已渐渐缩小干枯。阿姆河的茫茫芦苇消失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的草原不断被沙漠吞没,塔里木的沙漠日益扩大,很多草原被沙化和戈壁化。而在那些绿洲农耕地区,人们开始象蚁群般地多了起来。他们活动的足迹扩展到了阿姆河的芦林荒野和兴都库什山与印度接壤的崇山峻岭中,那里是著名的西域狮生长的地方,西域狮到17世纪已绝迹。中亚地区的大风、干旱、洪水、雨雪、冰雹、尘暴等灾害越来越频繁。

这一切,就是撒里畏兀儿人迁徙逃难的主要原因。

汉文史料记载:正统十一年(公元1466年),明朝的甘肃镇总兵官任礼令沙州卫全部入塞,初居甘州。随之,其他诸卫先后东迁入关,明政府的安置原则是“分散安插”。主要安置于“甘州南山”。而“甘州南山”的牧地,就是裕固族民间传说中的“八字墩”(今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草原,也就是以八字墩川为中心的黑河源头,察汗乌苏河──鄂金尼河(今八宝河)和八字墩河(今黑河西支)交汇处的草原。

明朝在撒里畏吾儿地区设的关西八卫中,所谓的“撒里畏兀儿”仅指安定、阿端、曲先三卫部众,罕东、沙州、赤斤卫据史书记载明确为蒙古人。关外诸卫,即这些撒里吾儿人和蒙古人东迁入关后,他们按照当时中亚民族的传统,仍旧由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从前的安定王卜烟贴木儿等人的后裔为领袖来维持内外秩序。安定王卜烟贴木儿就是后来裕固族历代大头目的祖先。也可以说是最后一任大头目、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任县长安·贯布什嘉的祖先。

正是这种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地域条件和共同的政治生活环境,使得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尧熬尔,也就是今天的裕固人逐渐融合形成。

定名裕固族

撒里畏兀儿东迁入关,是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裕固族的重大灾难,导致人口锐减、牧地缩小、牲畜大批死亡。在裕固人中,不少老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西至哈至”迁过来的。在一首流传甚广的裕固族历史民歌中唱道:

听老辈人说着唱着才知道了

西至哈至是我们的故乡

许多年前那里灾难降临

狂风卷走牲畜,黄沙吞没寺院和帐房

……

走过了千佛洞 穿过了万佛峡

………

来到了八字墩辽阔的牧场

登上了祁连山

………

据裕固族的民间传说,东迁时,撒里畏兀儿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及狩猎业。东迁后,居住于肃州(今酒泉)以东的撒里畏兀儿人,因与汉族杂居,逐渐向农耕文化过渡。而聚居于甘州南山的诸部落,仍保持传统的游牧文化,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崇祯元年(公元1628),明朝政府在甘州(今张掖)西南70里处设置梨园堡,派兵驻守,作为辖制撒里畏兀儿人的据点,明政府还颁发给大头目管辖八字墩一带草原的执照。

至清朝,“撒里畏兀儿”被称为“西喇古尔黄番”。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内迁的西喇古尔黄番仍旧游牧于祁连山腹地及南北两麓,疏勒河源头的安定卫的后裔部分迁至今康乐区一带,部分人仍留在黑河以东的鄂金尼苏美(即黄番寺)附近,这两部分人分别成为后来的大头目部落和鄂金尼(曼台部落)部落。

清康熙年间,清朝政府将西喇古尔黄番划分为“七族”,即使称“七族黄番”,并分封部落头目。大头目被封为“七族黄番总管”,赐以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子帽。同时又实行“分而治之”策略,将居于甘州南山一带,主要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的诸部落划归梨园营都司管辖;将居于肃州塞内主要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的诸部落隶红崖营,属肃州镇总兵所辖。其中,“黄番七族”又有东五族和西二族之分。后来,“七族”实际上已经演变为十个部落。

解放初曾将“尧熬尔”族定名为“撒里畏吾儿”,1953年经协商同意用与自称“尧熬尔”译音相近的“裕固”作为该民族名称,裕固族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民族中间,并以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绽放出其特有的魅力。

综上所述,裕固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其直接族源的河西回鹘到其直接祖先“黄头回纥”到元代的“撒里畏吾”到明代的“撒里畏兀儿”数千年的历史,是一个新的民族群体不断从交融中分离,从迁徙中逐渐形成的历史。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