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历史传说:》中外古籍关于回族来源的一些记载

中外古籍关于回族来源的一些记载


唐天宝年间,安禄山谋叛,唐肃宗曾借大食兵平定叛乱。《旧唐书》载客“至德二年九月(757年),肃宗在歧,广平郡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等兵二十万进讨,贼将张通儒弃城走,遂克京城,安禄山叛乱平息后不久,又发生了史恩明叛乱。这些大食兵..

唐天宝年间,安禄山谋叛,唐肃宗曾借大食兵平定叛乱。《旧唐书》载客“至德二年九月(757年),肃宗在歧,广平郡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等兵二十万进讨,贼将张通儒弃城走,遂克京城,安禄山叛乱平息后不久,又发生了史恩明叛乱。这些大食兵俟助唐平定了两次叛乱后,新旧唐书虽然都未详细记载大食兵的人数和定居中国的史实,但日本学者川村狂堂《论泛黄主义及支那之回教徒》一文说,助唐平叛后,有“回教徒”十万之众留驻长安。《伊斯兰教训戒》一书的作者安诺德在谈到此事时说:“大食王门索遣援军四千入中国。”,而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刘义棠先生考证说“西京解围后,肃宗犒尝西域大食兵,准留中国,以为捍卫之师。并饬有司,在长安增建—大回教寺,为安置三千回教兵士之宅舍。未几,诏有司从各州县挑选适当女子,配嫁回教兵。于是由扬州等地选妇女三千,诣送长安,以为匹配。自是以后,回教兵乃安居中国。”

以上考述,在入华大食兵人数的说法上虽并不相同,但有相当数量的大食兵留居中国—事当是可信的。叙利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卡米勒尔·雅德博士在其《中同与阿拉伯之间的历史关系》一文中,也谈到了中国皇帝让这些穆斯林官兵留住京城与中国女子结婚的事,并说“在7 6 2年敕建清真寺一座”。由于以上诸种原因来华定居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数量在当时己非常可观。《旧唐书·田神功传》裁:“唐肃宗时,因神功兵掠扬州,大食、波斯胡贾死者数万人。”《新唐书·田神功传》载:“神功兵至扬州。大掠居人,发冢墓。大食、波斯胡贾死者数千人。”当时仅扬州一处就有数千穆斯林商人定居,广州、泉州、杭州、长安等地居住的穆斯林人数究竟有多少呢?

从《资治通鉴·唐纪四八》来看,到贞元三年已有“留居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的胡客,且有四千人“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从“假道于回纥,或自海道,各遣归国”来看,其中无疑有许多阿拉伯、波斯等国的穆斯林。另《论泛黄主义及支那之回教徒》一文说:“武宗之世,回民数万,请人中国而为民。武宗许之。使居陕西、甘州两省。”这数万的回民是由什么原因,从什么地方来华,我们还不清楚,但可备一说。唐僖宗时,被黄巢军所杀的穆斯林就达十二万人。这说明唐末阿拉伯售波斯人在中国的己达数十万人了。显然,从七世纪初到僖宗时的二百多年间,穆斯林人口数量增加是非常快的。增加的原因,一是大量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由海陆两路不断迁居中国;二是已经留居中国,开始繁衍生息的结果。

到了十三世纪,随着蒙古军队两次西征(指1219----1225年的成吉思汗西征和1252----1260年的旭烈兀几西征),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迁徒到东方(如仅1220年的撒马尔罕之役,成吉思汗就曾虏取工匠和供军役的人各三万人之多。在蒙古征调的二三百万人的“西域亲军”中回回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被签发的军士、工匠、被俘虏的妇孺,也有一些学术人士和贵族宦室等社会上层分子。《多桑蒙古史》中记载:“蒙古兵在远征之中,……役使所俘之多数俘虏,是皆因年幼貌美而获免之男女也……。这些被统称为色目人的各族回回男子,多被编入“探马赤军”,即所谓“屯戌人户”,对于“探马赤军”是“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据《黑鞑事略》记载,当时在漠北营畜牧的兀刺赤(牧奴)“回回居其三,汉人居其七”,至元十年(1 2 7 3年)元世祖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自此,便有大批的回回军土,在全国各地屯田农耕。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