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秘史与故事:》一对夫妇的"锡伯族聊斋"(图)

一对夫妇的"锡伯族聊斋"(图)


  对于聊斋,我们都不陌生。那一个个精灵的故事,就像一个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每一篇都有一种新内涵,给我们从未有过的新奇感。没想到,在边陲伊犁,竟然也有人写了一本“锡伯族聊斋”,这就是《锡伯族民间故事集》。  6月13日,伊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

  对于聊斋,我们都不陌生。那一个个精灵的故事,就像一个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每一篇都有一种新内涵,给我们从未有过的新奇感。没想到,在边陲伊犁,竟然也有人写了一本“锡伯族聊斋”,这就是《锡伯族民间故事集》。

  6月13日,伊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的陈江琼向记者介绍了一本书,说这本书是一对锡伯族夫妻写的,很有看头。翻开书看了几页,记者就被书中神奇的民间传说、浪漫的故事、丰富的想象、平易质朴的语言吸引住了。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书中的民间故事是如何搜集到的?记者不由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

  第二天下午,记者来到伊宁市胜利路九巷,王刚和金永辉夫妇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了一幢二层小楼。一楼是客厅,非常宽敞,除了沙发、茶几之外,墙角摆着大花瓶,窗台上摆着奇石,可以看出,主人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人这一生,有许多事是无法预料的!”谈起写这本书的初衷,王刚感慨地说。王刚出生在四川,1959年随父亲来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在那儿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38年。38年来,他在察布查尔县娶妻生子,事业有成,直到1993年才调到伊宁市工作,目前在州政协任职。“察布查尔县养育了我、造就了我,我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这几年年纪大了,闲暇时间也多了,所以一直想为家乡做些事。”王刚说,“锡伯族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存,民间故事就是其中的一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后代留下点精神财富。我和爱人金永辉把这些在民间流传且即将失传的故事记录、加工后,用两年的业余时间编写成了这本《锡伯族民间故事集》。”

  金永辉虽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却依然皮肤白皙、端庄秀丽,言谈举止间有种大气和淡定。她是察布查尔县土生土长的锡伯族人,2007年从州统计局副局长的岗位上假休后,就和爱人一起写这本书。说到金永辉,王刚不由想起了自己最敬爱的岳父金琳,“我的岳父金琳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他是黄埔军校新疆分校的高才生,腹有诗书,胸有韬略,经过很多的大事。后来,他利用祖传的医术为老百姓治病,在当地人中有很高的威望。”

  金琳的记忆力特别好,心中就像装着一本锡伯族的故事书,倒也倒不完,有人形象地说是“一肚皮、两肋巴,家里还有三抽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还没有电灯,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很单调,到金琳家去听故事就成为村民生活中一项主要的活动。每当夜幕降临,牛录的大人小孩匆匆吃过晚饭后就集中到金琳家。大人们坐在炕上和床上,小孩子坐在小板凳上。金琳抬头挺胸,笔直地端坐在靠炕沿边的椅子上,微笑着面对大家。看到屋里的人已经满了,他不慌不忙地清一下嗓子,吸一口旱烟,开始讲故事。

  金琳不但故事多,而且有超强的记忆力,年过花甲还能将几十年前看过的书绘声绘色地讲出来。他还善于编故事,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经历过的大事小事,他都能编成故事。所有的事情经他口里讲出来,都变得活灵活现。人们很快被他带进故事里,一会儿伤心,一会儿着急,一会儿高兴。故事讲完了,人们还沉浸在其中,独自咂摸半天。

  晚年的时候,金琳更是喜欢讲故事。因为儿女工作忙,只有周末才能回察布查尔县看他。每当在伊宁市工作的女儿、女婿回来,全家人吃过晚饭后,他都要给家人讲一些鲜为人知、浪漫奇特的民间传说故事,全家人听得津津有味。王刚和金永辉写的这本民间故事集中,大部分都是根据金琳的故事写的。谈起这些,王刚夫妇很遗憾地说,当时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些故事的价值,所以没有记录,听听也就罢了。写这本书时,因为时间太长,有些故事已无法追忆了。

  这本故事集分上、下两篇,自乾隆年间以来,从与锡伯族息息相关的故事写起。上篇主要是浪漫奇特的神话故事,下篇主要写锡伯族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的传说,特别是一些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图伯特、博乐果素、色布西额的故事。还有一些民间传奇人物,如莲花嬷嬷、赛音哈哈、祥玛玛的故事等。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在人和自然界生灵的关系上巧做文章,采用了隐喻、象征、拟人、反讽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性格,如沙布吉为奶奶治眼睛寻神水、卖鱼郎与鱼的友情、关天宝救白狐狸、成梅为难产的狐狸接生最终成了名医等。这些故事旨在说明一些朴素的、经得起推敲和验证的道理:人和自然界的生物可以和谐共处,做好人会有好报,以及在寻求真理时要百折不挠,在生活中要尊老爱幼,互助友爱,团结和睦,顾全大局。

  在《锡伯族民间故事集》中,王刚和金永辉还将现实与想象结合,借古说今,如《助战》中吴才山帮助狐仙大战獭仙的故事,就有近代一些历史片段的影子。还有一些故事显得有些离奇,有附会之感,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毕竟,追求真、善、美是人们千百年来的愿望和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是王刚和金永辉写这本书的初衷!(燕玲)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