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文化 -> 清太宗皇太极:》清太宗皇太极喜爱历史-后人评说

清太宗皇太极喜爱历史-后人评说


后人评说清太宗喜爱历史清太宗清太宗喜爱历史清太宗喜爱历史

一、博览群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历代帝王中很多人都有读史的习惯,想借助历史去寻找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理论根据。宋朝的英宗皇帝命令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论述历代君臣事迹,编纂成书,“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为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就给这部巨著取名《资治通鉴》。从此学习历史,成了后代统治者更加自觉的行动。

清太宗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朝的开创者,他喜爱历史,即使在非常紧张的处理军政大事情况下,也坚持阅读历史。仅据《清实录》等记载,他在作后金汗及大清皇帝的十七年中,涉及他学史、讲史的至少有五十余处。

太宗喜爱历史有深远的渊源,也同当时现实分不开。中国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内容丰富,经验教训极多,绚丽多彩,引人入胜。太宗虽然是满族出身,但从他父亲努尔哈赤以来,就非常熟悉中国传统的文化,喜爱阅读古典名著《三国志》、《水浒传》等。加上大批汉族知识分子不断涌进后金和清朝,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汉族文化,这些人饱读中国史籍,奏疏言事,引经据典,对太宗学习中国历史有很大促进。这部书,不仅有三国时期的历史,还有以前的历史,对太宗影响最大的应在其历史方面。他从这里学习古代统治者的“治道”。

在阅读历史典籍方面,太宗有广泛的兴趣,而且能作出自己的鉴定。太宗学史,讲史,涉及范围广泛,触及问题深入,在中国历史上所有帝王中也很少见。从远古的唐尧虞舜,直到当代的明清,有汉族在中原建立的汉、唐、宋、明,也有少数民族在边疆和全国建立的辽、金、元等国家的历史。他从维护本阶级的最高的和长远的利益出发,选学有关的历史经验教训。他把辽、金、元史作为翻译和学习的重点就是有力的证明。因为他和父亲努尔哈赤所开创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国家。比较而言,辽、金、元这些先他而建立的政权兴亡,对他有更直接的借鉴意义。再进一步看,金同后金和清的关系就更加密切,所以太宗爱史莫过于金史。他曾表露出对金史的深厚感情,多次谈到自己学习金史的收获及体会。有时他召集诸王大臣在一起,命令弘文馆大臣给大家读《金史》(《满文老档》,太宗崇德36,1438~1441页)。他把这部书当作了学习“治道”的活教材。

二、吸取历史经验

清太宗喜爱历史,不是为历史而历史,更不是借此发思古之幽情,他是要从古往今来的历史变化发展中,吸取一朝一代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使他所创建的政权长治久安。

(一)寻找改朝换代的理论根据。太宗想从历史上找出根据,说明大清代替明朝是正当的,必然的。因为他们的祖先几百年来都是大明的臣民,本族长期居住在东北边疆。忽然崛起脱离明朝,独树一帜,向内地扩张,在广大人民中至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第一,反抗统治过自己的皇朝,是否正当、有理?第二,在辽阔广大的中国,仅仅占有很小的地区和不太多的人马,能否最后取得胜利?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太宗求救于历史,让历史作出解释。

(二)总结治国抚民的经验教训。太宗时期虽然还在创建清皇朝,但也要巩固已有的统治。为了把已经建立的封建政权长久维持下去,他从历史上广泛地总结一切有用的经验教训。

太宗最钦佩金世宗的,就是他遵守祖宗旧制,不改变女真人的衣服语言,时时练习骑射,把这看作是保持女真剥削阶级长久统治的根本大计。太宗联系到他所见到的现实,认为应当吸取这一历史经验。

他指出,我们国家开始时只有很少几个兵,因为精于骑射,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的人都称赞我们的军队,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可争锋。强调他反对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都是为子孙后代着想,不担心自己这一代,怕的是后代子孙忘旧制,废骑射,效汉俗。其次,金世宗的“勤求治理”,也是太宗所要效法的。太宗很注意历史上统治者兢兢业业治理国家,认识到这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大问题。

(三)发扬将帅体恤士卒的历史传统。太宗时将卒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主要是将不爱卒,针对这种情况,太宗大讲历史上将帅体恤士卒的生动事例。

(四)提倡忠君爱国的封建正统思想。清太宗作为新兴的满族封建统治者,像中国历史上所有封建皇帝一样,要求人人忠君,个个爱国。他多次从历史上发掘这种材料,大力提倡。太公望是辅佐周文王、武王创建周朝的开国功臣,太宗鉴于他的历史功绩有现实意义,就对群臣讲太公望的历史,勉励他们为清皇朝竭尽忠诚,发挥最大力量(《清太宗实录》,卷43,1页)。

点击搜索与:清太宗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