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文化 -> 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艺术成就

宋徽宗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宋徽宗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徽宗 赵佶宋徽宗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宋徽宗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原文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徽宗皇帝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凄凉院落,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释】

  ①宴山亭:词牌名。“宴”通“燕”。

  ②冰绡:洁白如冰的丝织品,此处比喻杏花的花瓣。

  ③靓(jìng)妆:美丽的妆饰。

  ④蕊珠宫:道教传说中的仙宫。

  ⑤会:理解,懂得。

  【赏析】

中国北方的女真族于公元一一二五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大举侵宋,到一一二七年(宋钦宗靖康二年)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把徽宗、钦宗连同一大群皇子皇孙妃嫔宫女全部俘虏了押送北方。这就是岳飞《满江红》指出的“靖康耻”。

一一三五年(宋高宗绍兴五年),徽宗死于五国城(今吉林宁安县附近)①,一共过了前后九年的俘虏生活。

这首《宴山亭》,据宋人《朝野遗记》说是徽守的绝笔,也就是最后一首作品。我们从词里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是被囚了几年之后写的,而题目里的“北行”,不过是当上了俘虏的修饰代词,并非在北行途中的意思。

  这首词是赵佶被人掳掠北去途中,见杏花而怀念故国的伤怀之作。开头描绘杏花的形态色彩,接着以杏花的美丽妆饰与天上宫女对比,透过此花,人们能看到曾为帝王、现为囚徒的作者及今日的后宫佳丽憔悴飘零的落魄之态。下阕由上阕写杏花转为写人。题意是“北上见杏花”,并非专咏物,所以“凭寄离恨重重”承上启下。“离恨”为点睛之笔。借对梦的期待,委婉表达,此刻的作者伤心到连梦也不做了!

【作者简介】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公元1100-1125年在位。靖康二年(1127),被金人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他政治上昏庸无能,生活上穷奢极侈,艺术上却多才多艺,书、画、词皆善。有曹元忠辑本《宋徽宗词》。

点击搜索与:徽宗 赵佶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