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文化 -> 宋徽宗赵佶:》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对《道德经》的诠释-故事逸闻

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对《道德经》的诠释-故事逸闻


故事逸闻亡国之君宋徽宗对《道德经》的诠释宋徽宗 赵佶亡国之君宋徽宗对《道德经》的诠释亡国之君宋徽宗对《道德经》的诠释

宋徽宗名赵佶,自幼养尊处优。古典名著《水浒》对这位风流倜傥的“端王”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其实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宋徽宗作为一位风流才子,精书法,善诗词,比起众多宫廷王子来说,还是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可惜的是,他局限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能够亲身体会民间的疾苦,致使他以不才之身坐到了他不该坐的位置。靖康二年(1127)终为金人俘去,北宋灭亡。

凡事有因必有果。宋徽宗的命运,也可以说是历史的“造化”,也合于“自然之道”。本文无意刻薄地批评宋徽宗,只是想实事求是还其本来面貌。就从他对《道德经》的《御解》说起吧。

其一,如果以“学者”的观点来看待宋徽宗,他对《道德经》的《御解》仍不失精妙之处,说明他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如他在道经开篇即云:

?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万世而无弊。德者,充一性之长存。(《御解?卷一?道经上》)

在《御解?卷三?德经上》云: 道无方体,德有成亏,合于道则无德之可名,别于德则有名之可辨。 这两段提纲挈领式的注释,文句精彩,见解精微。

再则对《道德经》第一章中“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解读,他说: “常无在理,其上不徼,天下之至精也,故观其妙。常有在事,其下不昧,天下之至变也,故观其徼。有无二境,徼妙寓焉?”可谓见解独到,精辟入微。

其二,作为一代帝王,宋徽宗忘却的恰恰是帝王之道。通观《御解》全文,几乎看不到一句完整的关于政治、时势、吏治、民生的阐释内容。即便有之,也是“就字论字”,泛泛而谈,不着真章。如在《不尚贤章第三》有一段: ……圣人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因其固然,付之自尔,何容心焉? 《御解?天地章第五》云: 束刍为狗,祭祀所用,适则用之,过则弃之。彼万物之自生,百姓之自治,曾何容心焉? 这两句话若出自别人之口,原无对错,而出于宋徽宗便是一种“错位”。所谓“昏君”也者,岂不正合?

其三,言行不一,失信于民,终使其成为亡国之君。如其在《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中说:“人见可欲,则不知足,不知足则欲得,欲得则争端起而祸乱作。……日用饮食而已,何争乱之有?” 前章《太上章第十七》有云: 泽加于民,法传于世,天下爱之若父母,故亲之。

翻阅史册,我们所看到的宋徽宗,则完全没有“爱民”、“知足”之心。他在位期间,搜刮民脂民膏,设“花石纲”,建“艮岳”(名园),真乃奢侈无度,以致烽烟四起,国已不国。

其四,作为一名虔诚的道教徒,宋徽宗其实没有“悟道”。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诏求道经于天下,次年置道阶道官二十六等,他自己请法师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可见他真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然而他所沉缅于道教的并非治国方略,济世利民。毕生的追求就是长生久视,成仙了道。在《御解?治人事天章第二十九》中,他说: 根深则柢固,性复则形全,与天地为常,故能长生,与日月参光,故能久视。 道教追求长生,仍须修炼,而宋徽宗则泛泛而谈,不尚修炼,所以他其实并没有“悟道”。最终,他客死异乡,却留下了一首哀婉绝唱《宴山亭》,其中有“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后人称这首词为“血书”。(节选《两代帝王与一部道德经》)

 

点击搜索与:宋徽宗 赵佶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