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山河志 -> 水利工程:》山东戴村坝-明

山东戴村坝-明


山东戴村坝中国水利工程明

戴村坝泄洪

资料图:今日戴村坝泄洪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境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

大坝长400多米,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大坝修建

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坝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继位后,从各方面做迁都北京的准备。他首先考虑到江南物资北运,以供京师所需,“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因而决定治理大运河。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等奉命疏浚运河。当时从济宁到临清的运河地段多丘陵,地势高,“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元代曾在罡城(今宁阳县境内)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水势不足,时常干涸。宋礼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东端戴村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宽广的河面上建拦水坝是十分艰难的。宋礼等人征调大批民夫,动用无数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难关,终于修成了一条长5华里的全桩型土坝,取名戴村坝。

大坝修成之后,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从未放松大运河的治理,对大运河供水枢纽工程戴村坝更为重视。由于土坝经不住大水冲刷,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开始,逐渐加固成石坝。在加固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设计,逐渐形成现在规模的戴村坝。

大坝的结构

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从整体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鉴,又有自身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坝呈南北向长443米,自身又分三段,北边一段叫玲珑坝,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滚水坝在三坝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开始上涨、小汶河河水位超过安全界线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北边的玲珑坝比滚水坝高0.1米,中间的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0.2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可调蓄河水储量。据水利部门测量,“三坝”先后漫水的数量与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过水是互相协调的,因而既保证了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坝的建筑形状略成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预应力。为保证跌水坡与坝基的安全,又在坝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缓冲槛,水经缓冲槛而缓速,减轻了对坝的冲击力。整个大坝为石结构,重达1吨至6吨以上的巨石,镶砌得十分精密,为防止洪水冲塌,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榫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固若金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主石坝北的太皇堤,顺河向为东北西南向,堤为土石结构。汶水东来,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势缓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坝,既能保坝,又能助三合土坝泄供。应当说,太皇堤起着保坝抗洪的双重作用。

太皇堤北端接三合土坝。三合土坝走向与太皇堤相同,因用三合土筑成,所以称为三合土坝。三合土坝的作用何在呢?为抵御特大洪水,清代初期,在整体维修的同时,增筑此坝,坝长260余米,水平高度比坝面高2米。如果主石坝漫水水位超过2米、加之太皇堤吃紧,此时三合土坝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坝的作用,实为汶水溢洪道。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堤的迎水面改为石砌,今仍巍然屹立。

戴村坝三位一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无精密测绘仪器的时代是非常惊人的。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大坝北端,原建有白英老人祠,曾为人们瞻仰的胜迹,白英治河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对戴村坝多次进行加固。仅1967年一次维修,国家就投资近8万元。

点击搜索与:中国水利工程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