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山河志 -> 水利工程:》州桥何时“重见天日”?-古运河与水利

州桥何时“重见天日”?-古运河与水利


州桥何时“重见天日”?运河水利

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位于今中山路的“州桥遗址”。隋唐时期,通济渠在开封(汴州)附近的一段也称汴河,州桥是汴河上的一座桥。唐代的汴河是唐王朝的物。

去年5月的京航大运河“申遗”考察,是从北京出发,一路看过去,直至杭州。这次隋唐大运河的“申遗”考察,在形式上不同于去年。河南省内的考察是以郑州为大本营和“轴心”,每天去一个方向不同的地方。12月13日,考察团来到开封,这是此行的第四站。

在听取了开封市政府的情况汇报后,考察团来到根据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修建的清明上河园,这里不时能见到踩高跷等传统民俗以及一些民间绝活的表演,引起了考察团成员的兴趣。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不仅事关具体遗址遗迹的发现,还与文化传承有密切联系。考察团成员舒乙委员认为,缘自运河文化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传说、民谣、民俗活动等等,都应与历史遗迹相结合,纳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视野。

下午,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位于今中山路的“州桥遗址”。隋唐时期,通济渠在开封(汴州)附近的一段也称汴河,州桥是汴河上的一座桥。唐代的汴河是唐王朝的物质供给主干线,汴州城靠着这条汴河迅速发展,史料称其“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溯之咽喉,通淮湖之漕运”。商业贸易的日益繁荣,使汴州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水陆大都会,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北宋在开封定都都打下了基础。

北宋定都开封(东京)后,汴河东西横贯东京城,达到了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当时的东京乃至全国的漕运交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汴河,就没有东京168年的繁盛;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

州桥在唐代称汴州桥,唐代诗人王建曾用“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的诗句来描绘汴河沿岸贸易繁忙的景象,“津桥”,即指汴州桥。北宋时,汴州桥改称天汉桥,俗称州桥,宋神宗(1068-1085)时,对州桥进行过较大的修葺。那时的州桥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桥下汴水滔滔,桥上人车穿梭,不仅商业繁荣,而且笙声不绝,“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一派热闹的景象。小说《水浒传》中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北宋以后,汴河逐渐荒废,州桥自然也走向败落。明末,明军与李自成起义军在开封交战时,明军扒开黄河,洪水淹没了开封,周桥也在这次水患中淤没于地下。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说,1984年,开封市政部门在修筑下水管道时,触及地下的州桥,后经文物部门勘探,确定为古州桥的遗址。当时曾清理出部分桥面,挖出了桥孔中的淤泥。探明桥宽约30米,长约17米,距离地面约6米。巧的是,古州桥的宽度竟然与现在地面上的中山路完全一致。

刘庆柱委员告诉大家,州桥正对着汴梁城的中轴线,是宋朝都城的一个坐标点,类似于今天北京的金水桥,因而也是隋唐大运河上非常重要的一座桥。他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这座桥有可能“重见天日”。而州桥的“重见天日”,等于让历史恢复记忆。他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刘仰东)

点击搜索与:运河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